让流浪精神疾病障碍康复患者的回家之路不再遥远
医院和市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一同将一名与家人失联长达16年之久的患者,平安地送回了平阳老家,患者见到自己阔别已久的母亲后,激动的说不出话来,母子二人紧紧相拥,抱头大哭,亲人团聚的感人画面让一旁的工作人员为之动容。
患者的母亲一边抹眼泪一边跟工作人员说:16年前,他的儿子精神出现了异常,只能长期被关在家里,有一天就一眨眼的功夫她发现儿子不见了,从此就下落不明。这么年来,家里人四处寻找始终没有任何消息,自己一度以为儿子已经不在人世了。说起这些,患者的老母亲流下了两行热泪,紧紧的握着儿子的手不敢松开。
年11月,该患者在市区流浪,浑身邋遢不堪,一直在自言自语,目光呆滞,对别人的问话答非所问,被护送至市救助站,但因精神异常救助站无法管理,被送至医院住院接受治疗。该患者入院时思维散漫,胡言乱语,情感淡漠,脾气急躁,社会功能减退严重,被诊断为分裂样精神障碍。患者在病房得到了系统治疗与精心护理,病情逐渐稳定,能简单地胜任日常基本生活料理,但仍无法说出自己的个人信息、家庭住址。为此,该患者一直滞留在病房,一住就是好几年。为了让他早日与家人团聚,病区的工作人员协助市救助站一同踏上了艰难的寻亲之路。
“收治街头三无流浪社会精神疾病障碍患者,最终目的是让他们回归家庭,但最难的是不知道他们的家在哪儿”。医保办有关工作人员介绍,由公安或救助站送来的流浪精神障碍患者说的是“疯话”,无法获知其真实身世。说出的家庭住址不是“查无此人”,就是不存在。病房的工作人员有时候甚至要学着警察破案时的察言观色,反复与病人交谈、问话、套话,从中寻找蛛丝马迹,帮助患者找到家人。
最初,病区工作人员通过与患者交谈,听其口音,推测患者应该是平阳县水头、麻步一带人,这给寻亲带来了一线希望。随后,病区工作人员和市救助站工作人员手持患者照片赶到平阳县有关部门打听患者的相关信息,初步判断患者为平阳县水头镇一带人,这个线索让大家颇为兴奋。于是,工作人员连夜赶回市区,第二天一早带着患者患马不停蹄赶到平阳当地相关部门加以辨认后,开车载着患者到水头镇一带寻觅,无论小摊、店铺,逢人就问可否认识病人?然而,本次的寻亲之旅并没有实质性进展,医院。虽然本次寻亲的线索没有新进展,但大家并未放弃。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活跃在市救助站的义工团赶到病房,带来几张照片让患者辨认,看到照片上的人,患者居然能清晰地说出他们的名字,大家又重新燃起了的希望。第二天一早,救助站和病房的工作人员带上患者再次前往平阳确认信息,并得到了证实。功夫不负有心人,与家人失联长达16年后,患者终于找到了亲人。
该患者已经有16年没有回过家了,亲戚和邻居对他的记忆都已经有些模糊,听说他平安归来,大家都从家里赶来,围着他,看了又看,瞧了又瞧,纷纷说他比以前胖了、精神状态看着也好了很多。患者的老母亲不停地向在场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感谢救助站工作人员的收治和救助,医院医护人员这几年来对她儿子精心照顾,让她在有生之年还能见到自己的儿子平安归来。
该患者找到家人的消息传回到了病区,病房所有工作人员无不为之感动,因为大家的坚持和不放弃,又为一名流浪精神障碍患者找到了回家之路,这虽然是大家职责之外,但却让他们倍感欣慰。
在医院,医护人员除了要担负起救死扶伤的职责外,有时还要充当另外一种角色----患者的家属,作为一家医院,医院积极担负起社会责任,收治由公安或其他部门送来的社会三无流浪精神障碍患者,医院经过系统的治疗后,病情稳定,但很多社会三无流浪精神病人因为无法说出家庭住址、家人联系方式等,常常出现能出院却出不了院……为了帮助流浪精神障碍患者享受家庭的温暖,医院的工作人员努力帮助患者寻找家人,让他们的回家之路不再遥远。
来源:市七医钱小丹夏金红
鍝娌荤枟鐧界櫆椋庢渶鍑哄悕瑗垮畞鐧界櫆椋庡尰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