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学名:人参
* 中文别名:亚洲参
* 英文名:ginseng
* 二名法:Panaxginseng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 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 目:伞形目Apiales
* 科:五加科Araliaceae
* 族:人参族
* 属:人参属Panax
* 种:人参种P.ginseng
* 拉丁学名:PanaxginsengC.A.Mey.
* 分布区域:吉林,辽宁,黑龙江等
* 保护级别:国家一级重点保护
人参出自《本草》。人参:形长而黄,状如防风,多润实而甘,俗用不入服,乃重百济者,形细而坚白,气味薄于上党;次用高丽,形大而虚软,不及百济,实用并不及上党者。其为药切要,亦与甘草同功而易蛀,唯内器中密封头,可经年不坏。人参生一茎直上,四五叶相对生,花紫色,高丽人作人参赞曰:三丫五叶,背阳向阴,欲来求我)树相寻。树叶似桐,甚大,荫广,则多生阴地。《植物名实图考》:人参,昔以辽东、新罗所产皆不及上党,今以辽东、吉林为贵,新罗次之;三姓、宁古塔亦试采,不甚多,以苗移植者秧参,种子者为子参,力皆薄。
人参为第三纪孑遗植物,也是珍贵的中药材,以“东北三宝”之称驰名中外,在我国药用历史悠久。长期以来,由于过度采挖,资源枯竭,人参赖以生存的森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因此以山西五加科“上党参”为代表的中原产区即山西南部、河北南部、河南、山东西部早已绝灭。目前东北参也处于濒临绝灭的边缘,因此,保护本种的自然资源有其特殊的重要意义,已属濒危种,列为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别名:山参、园参、人衔、鬼盖、土精、神草、黄参、血参、地精、百尺杵、海腴、金井玉阑、孩儿参、棒棰。
性味:性平、味甘、微苦,微温。
归经:脾经、肺经。
功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1、参须:以红参须为多见,性能与红参相似,但效力较小而缓和。
2、生晒参:性较平和,不温不燥,既可补气、又可生津,适用于扶正祛邪,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3、白参(糖参)的功效:性最平和,效力相对较小,适用于健脾益肺。
4、野山参:无温燥之性,大补元气,为参中之上品,但资源少,价值昂贵,很少用。
5、红参的功效:温补。补气中带有刚健温燥之性,长于振奋阳气,适用于急救回阳。
主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大剂量10-30g,宜另煎兑入;或研末,1-2g;或敷膏;或泡酒;或入丸、散。
采收储藏:园参:9-10月间采挖生,长期5-6年以上者,除去茎叶和泥土,加工成不同的商品。野山参:5-9月间采挖,将根和须根拨出去净泥土。
炮制:
1、白参/水参:直接采收,未经处理的人参。功效:性温和。
2、生干人参:以水清洗过,即干燥的人参。
3、太极参:以水煮过,并干燥的人参。
4、红参:用高温蒸汽蒸2小时直至全熟为止,干燥后除去参须,再压成不规则方柱状。功效:温补。
5、生晒参:园参经晒干或烘干,
6、糖参:鲜根以镇扎孔,用糖水浸后晒干,
7、生晒山参:山参经晒干。
用药禁忌
1、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忌服。
2、反藜芦、畏五灵脂、恶皂荚,应忌同用。
3、人参不可滥用。人参是一种补气药,如没有气虚的病症而随便服用,是不适宜的。体质壮实的人,并无虚弱现象,则不必进服补药,妄用本品。如误用或多用,往往反而导致闭气,而出现胸闷腹胀等症。有些人认为人参是一种补品,以为吃了对身体总有好处,这是错误的想法。无论是红参或是生晒参在食用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过量服食。另外,一定要注意季节变化,一般来说:秋冬季节天气凉爽,进食比较好;而夏季天气炎热,则不宜食用。
4、服用人参后忌吃萝卜(含红萝卜、白萝卜和绿萝卜)和各种海味。古医书讲萝卜“下大气,消谷……”。现代研究萝卜消食利尿,与古代观点相同,人参大补元气是其最主要功能。这两者,一个大补气,一个大下气,正好抵消。故有此一忌。
5、忌饮茶。服人参后,不可饮茶,免使人参的作用受损。
6、无论是煎服还是炖服,忌用五金炊具。
7、人参忌与葡萄同吃营养受损,葡萄中含有鞣酸,极易与人参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沉淀,影响吸收而降低药效。
毒性
人参是众所周知的名贵滋补药品。但是,人参虽补,多吃也会中毒。因为人参虽然药性平和,有益气健脾等功效,但如长期过量服用,会引起胃脘、腹部胀满、食欲减退。临床观察证明,一些病人在长期服用人参之后,经常出现失眠、易激动、咽喉刺痒甚至血压增高等中枢神经兴奋现象,有的还发生皮疹、清晨腹泻等现象。国外有关资料报道,成人一次服用3%人参酊毫升后,可出现全身玫瑰疹、瘙痒、眩晕、头痛、体温上升和出血,如服用毫升可导致死亡。
临床应用
1、元气虚脱证。本品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为拯危救脱要药。适用于因大汗、大泻、大失血或大病、久病所致元气虚极欲脱,气短神疲,脉微欲绝的重危证候。单用有效,如独参汤(《景岳全书》)。
2、肺脾心肾气虚证。本品为补肺要药,可改善短气喘促,懒言声微等肺气虚衰症状。治肺气咳喘、痰多者,常与五味子、苏子、杏仁等药同用,如补肺汤(《千金方》)。
3、用于急救,大剂量的人参(o.3~1两)煎服或炖服,或以人参注射液(每毫升含生药0.57克)2~4毫升行肌肉或静脉注射,可用于心原性休克的急救,或其它一时极端垂危的病人;人参与附于合用可以救治亡阳虚脱。
4、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人参对于高血压病、心肌营养不良、冠状动脉硬化、心绞痛等,都有一定时治疗作用,可以减轻各种症状。人参对不正常的血压具有调整作用,或认为不同的剂量可以出现不同的作用。
5、对胃和肝脏疾病,对慢性胃炎伴有胃酸缺乏或胃酸过低者,服人参后可见胃纳增加,症状减轻或消失,但对胃液分泌及胃液酸度无明显影响。
6、治疗糖尿病,人参能改善糖尿病人的一般情况,但不改变血糖过高的程度。
7、对于精神病,人参对无力型和无力-抑郁型精神病,无论其病因如何(精神分裂症、中毒或传染病引起的精神病,退化性精神病等),似均有治疗作用。也有认为,人参口服对器质性神经疾患仅能改善病人的一般主观症状,而无客观的明显治疗作用。
8、治疗神经衰弱,人参对神经系统有显著的兴奋作用,能提高机体活动能力,减少疲劳;对不同类型的神经衰弱患者均有-定的治疗作用,使病人体重增加,消除或减轻全身无力、头痛、失眠等症状。
9、治疗阳痿,人参在中药里,一般用作强壮剂,可以补养元气;近人的研究,证明它有增强性腺机能的作用。人参酊对于麻痹型、早泄型阳痿有显著的疗效,但对精神型无效;对因神经衰弱所引起的皮层性和脊髓性阳痿也有一定治疗效果。
10、人参还有提高视力及增强视觉暗适应的作用。与其它药物合用,还可以治疗多种疾病。但临床上对于实症,如由于突然气壅而得的喘症,由于燥热引起的咽喉干燥症,一时冲动引发的吐血鼻衄等,均忌用人参。
文献论述
1、《本经》:主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2、《别录》:疗肠胃中冷,心腹鼓痛,胸肋逆满,霍乱吐逆,调中,止消渴,通血脉,破坚积,令人不忘。?3、《药性论》:主五脏气不足,五劳七伤,虚损瘦弱,吐逆不下食,止霍乱烦闷呕哕,补五脏六腑,保中守神。消胸中痰,主肺痿吐脓及痫疾,冷气逆上,伤寒不下食,患人虚而多梦纷纭,加而用之。?4、《日华子本草》:调中治气,消食开胃。?5、《珍珠囊》:养血,补胃气,泻心火。?6、《医学启源》:治脾胃阳气不足及肺气促,短气、少气,补中缓中,泻肺脾胃中火邪。《主治秘要》:补元气,止泻,生津液。?7、《滇南本草》:治阴阳不足,肺气虚弱。?8、《本草蒙筌》:定喘嗽,通畅血脉,泻阴火,滋补元阳。?9、《纲目》:治男妇一切虚证,发热自汗,眩晕头痛,反胃吐食,痎疟,滑泻久痢,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痿痹,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
贵阳白癜风医院北京白斑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