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产后精神病 > 疾病病因

珍藏版房树人绘画心理测验分析方法下

房树人测验(Tree-House-Person),又称屋树人测验,它开始于JohnBuck的“画树测验”。JohnBuck于年发明此方法,受测者只需在三张白纸上分别画屋、树及人就完成测试。而动态房、树、人分析学则由RobertC.Burn在年发明,受测者会在同一张纸上画房、树及人。这三者有互动作用,例如从房及人的位置与距离都可看出受测者与家庭的关系,所以这两种分析学多数会结合使用。

Part5树(tree)

1.树表现的是被试者自己几乎无意识感到的自我形象,姿态,表示其内心的平衡状态,从中可显出被试的精神及性的成熟度,当然树的直接含义表达的是个体与环境的关系,另外是具有生命意义的象征。

2.正常次序:树干、树根、树冠。

3.先画地线再画树:依赖性强,希望得到保证。

4.树完成后画地线:行动时,开始稳重,突然出现焦虑不安,寻求保证。

5.先画树冠:内心不安,表面装饰,虚荣。

6.主题:固定的树:松、柏、柳、梅、竹、白桦树等。

7.落叶——常分两大类

8.常青树:不死长生,充满活力。

9.松树:上进心强,同时自我控制,循序渐进。

10.落叶树:感到自己受外界压力影响。

11.垂柳:内向,孤僻,缺乏主见。

12.枯树:自卑,自贬,抑郁,罪恶感,内向,神经症,精神分裂症。

13.树枯的原因:冬天,风雨雷虫等外部原因:把自己所面临的心理创伤的原因归之于其他人。根、干、枝腐烂等内在原因:自我不健全感。

14.枯之时:多久?何年月?与不适应感,无力,空虚失落等相关。

15.截断的树:表明存在被试无论如何摆脱不了的心理外伤。

16.新芽:虽然受到外伤,但无意识中决心再次努力,奋斗、达到能力恢复。

17.干:指生命力,冲动等内在素质。

18.大干:活动积极,在现实或空想中,有攻击倾向。

19.小干:自我无力感,不适应感,缺乏自信,无决断力,追求不适当的满足。可疑的脑器质性障碍,精神不能充分成熟,幼儿期表达,病的指标,自我崩溃。

20.电线柱样干:通融性差,无活力,死气沉沉,注意外表,性格生硬,抽象力强。根部的特别强调:迟钝着实的人。

21.左侧强调:对过去的过度固着。

22.右侧强调:警戒,不信感、外在协调性。

23.水平枝干不能伸张,有的时候感到外界压力,有的时候是“只要表面顺从就行了”的失望状态。成长中,过度压抑。柳树般树干(下曲)逃避现实,孤独自闭倾向,退行倾向。折干冠着地:感到受内外界的某种压力影响,控制不住而倒下感,挫折感,失去自我控制感。

24.干与枝直接相连,中间空心:丧失智能与感情的平衡,感到自我防卫受到破坏,内在冲

25.动外流的危险。病的指标、控制自己的决断态度,犹豫不决、被压抑的不安定,性急,兴趣广泛,但控制能力差。

26.强调干的轮廓线:努力维持自我人格的统一。

27.轮廓线过淡:不能明确地意识到自我与外界的区别,感到人格近乎崩溃,有急性的不安定。

28.不连续的破线干:人格崩溃感,脾气暴躁。

29.波形线:活动性,任性,自我中心。

30.左侧波线:心理外伤,抑制内在虚弱。

31.右侧波线:心理外伤,发育障碍,适应困难。

32.树皮意味着说明与外界或他人接触的部分,过份详细描绘树皮,可能是自我对环境的不协调感。

33.完全涂黑:与外界关系紧张、抑郁、不安、退行倾向。

34.右侧阴影:社交性好,适应性强,积极意欲。

35.左侧阴影:内向、梦想、压抑自我,很难表露自己。

36.详细描绘:对自我环境的关系深表关切,强迫性地控制自己。

37.斑状:粗短不平的线条,粗野难接触,不满,忿怒。

38.圆滑的曲线:与他人接触好,适应性好。

39.树干的伤痕、污点、洞穴:被试者存在心理外伤体验,不安,冲突。

洞中有小动物:成人很少画,可能为人格崩溃,失去自我控制力,内倾。

表示追求环境的满足,与他人的交际,象征着实现目标的力量,能力,可能性与适应性等。

1、单刀直入型:外伤、冲动及本能完全暴发,树枝无分枝,人格生硬,对环境适应不良。

2、由树干到树枝逐渐细分。呈网状:感受性丰富,对外界刺激能作出良好反应。

3、直接由干到单线树枝,智能与性格均有轻度迟滞,成人有退行倾向。幼少期适应正常,最近有重大外伤体验。

4、树枝单线,但树冠充分修饰,说明将自己丰富的感受性隐蔽起来的企图。

5、树干、枝全呈单线:自我软弱无力,不协调感。

6、枝端尖锐:具有敌意,冲动,攻击。

7、如果表面温和,说明外观温和老实,适应。内在有紧张,压抑。

8、枝端粗短,外向,性急。

9、横向向上伸展的正常枝:现实生活与空想均能满足,在环境中适应地工作,愉快地生活

10、过份向上伸展枝:感情容易高扬,活动性高,无视现实,控制力弱,易怒;好幻想,性格内向。

11、树枝较下垂:易接受别人的影响,不活泼,无精力,无抵抗力,易疲劳。

12、折枝:受到心理外伤的感情,无力感,被动性,为性的能力不足而烦恼。

13、向心性笔法画枝:自我中心或内向性,好沉思,强迫倾向,小枝如刺般插入干中,虐-待狂。

14、过份对称的枝:视野狭窄,智能差,左右对称。可能对外界有矛盾感或强迫倾向。

15、强调右侧:避免情绪的满足,追求理性。强调左侧:强烈追求情感满足的倾向。

16、枝与干不成比例地过大:希望等得到环境中的满足,但又有无力感,枝叶不够茂密者。

17、从干中突出枝头:不拘泥习惯,具有独创性,高智能,任性。

18、被切断的枝:受压抑,缺乏自信,有外伤经验,感到自己的发展与活动被压抑。

19、枝上有影:能在表面上与人进行很好的交际。

20、空白枝:不能良好交际,有抵抗感。

40、树冠树干长、冠小:儿童,老人的画或精神发育迟滞,退行倾向。

41、树干短、冠大:有雄心壮志,上进心强,热心于某种事,埋头钻研。

42、树干细小、冠过大:为了完全实现自我满足,失去内心的安定。

43、树干左侧强调:内向,深谋远虑,细心。

44、树干右侧强调:外向,缺乏注意力,自信。

45、平冠:感到由于外界压力,妨碍自我的充分发展。

46、云状冠:能协调地与他人调和地生活。

47、杉树冠:棱角分明,分裂性格,一般讲情绪安定,有时出现适应困难。

48、球状冠:柔软流动感,躁郁双向性格,心情开朗,好社交,有时郁抑。

49、两面下垂冠:意志薄弱,决断力弱,受感情支配。

50、分区冠:有绘画才能,具有隐瞒性。

51、骨架冠:用轮廓线自己的意图,恐惧与现实接触,待人客气,有时的确用心深远,良苦。顾虑,对自己不忠实,不正直。“节外生枝”:幼儿性,退行倾向,与环境不协调时突然出现不可预测的行为。

52、根:表示被试与现实的关系,对自己支配现实的能力之认识。

1、透明根茎:病的指标,缺乏观察理解力,精分症,器质性疾患。

2、盘根错节;阴影强调:对外界环境接触过份慎重。

3、爪状根:对外界的攻击态度。

4、枯根:丧失省活力,无冲动力,不能把握现实,幼小期可能有抑郁经历。

/5、根线与地线相连接,不能客观地把握事物,缺乏自我意识。

地平线

1、过度强调时,不安感强烈,依赖欲强。

2、丘状线:孤独,追求保护。

3、小丘大树:支配他人,显露自己的欲求。

4、左侧线:感到要为将来而努力。

5、右侧线:感到将来是危险的存在。

6、线高于根基:被动性。

7、以低缘作为地面线:试图消除不安定的心情,有抑郁心情。

53、树叶、花朵、果实之树

叶:外观,装饰,活力。

1性格乐观,观察力敏锐,但树叶每片都非常认真地画者,有强迫倾向。

2明显大于树枝的叶子,内在无力感,表面上显得适应。

3树叶零落:由于外界压力而失去自我控制,感受性强,有时示自我存在。

4开花之树:注重外在表现,表面荣耀,爱虚荣,洞察力弱,自我赞美。

5果实之树:依赖欲强,持续性差,成人对幼儿期的留恋,未成熟性。

6落果之树:感到自己被拒绝,灰心丧气,绝望。

54、与日、月、风、雨等自然的关系:

1太阳:权威像,注意与权威像的关系,未成熟性。

2鸟云:与在某环境中权威人士之间,有不满感。

3阳光照树:爱情欲求得不到满足,追求权威人士的温暖的支持。

4远景大太阳,支配感到从属,恐惧。

5阳光聚焦于树上,被权威支配或希望被支配。

6落日:抑郁。

7星月背景:对母亲的关心,寂寞心情。

8被劲风吹落:象征着自己不能控制的外力影响和支配。

9同时受到各方面风的影响,丧失对现实的理解。

10各种风景中之树:非现实性,好幻想,情感丰富

55、自下而上之风:脱离现实,逃避至空想中。

56、自上而下之风:返回现实。

57、特殊的树:

1孔状树:常见于反抗期儿童,可见生硬的人格,敌意强,行为暴发性,反抗性强的人。

2性器官样之树:树干有伤痕孔穴。表明有性及精神的混乱,性的冲突。

3只画部分树干:缺乏洞察力,不能全面适把握现实。

4盆景树等,有支持物之树:感到缺乏自主性,有不安定感,寻求支持保护。

58、大小与倾斜

1过大:不泛于空想,追求现实活动的满足。

2过小:对自己有自卑,无力的感觉,内倾性格。

59、左倾:自我防卫,内向,感情抑制,不希望活动,执着于过去,对未来恐惧,有时懒怠。

60、右倾:与他人接近,有活动欲求,对生活持积极态度,有时不安定,易接受外界影响。

61、以智力测验为目的画人测验为了获得有关人格特点方面信息考克(Koch?K)的[画树测验]Buck?J的[房树人测验]为了解人际交往能力,心理、病理等方面问题。

62、家庭活动画测验为了了解视觉运动功能、脑功能状态,本德格式塔测验了解潜意识人格问题景物结构化测验。

63、在临床心理学中,为了帮助临床工作者获得有关诊断,治疗对象的人格方面的情况,往往着重于人格测验技术。人格投射测验大致可分为二类:一类是问卷法;另一类是心理投射法。“房树人测验”是属于心理投射法测验,测验者在开始测验时,对所描绘的房屋、树木、人物等并不知道具有何种意义。他们在测验中,把以前经常见到的,在梦中所梦见的事物的形象在纸上描绘下来。对投射性心理测验来说,比较著名的有:“洛夏测验”、“主题统觉测验”等,而做为投射画的“房树人测验”与这些著名的投射测验存在着具有类似和不同的方面。所谓相同,是它们都涉及到被测者不太会掩饰(说谎倾向)个体人格潜意识的内容;而不同的方面在于,“洛夏”和“TAT”测验,主要取决于被测者的统觉功能,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在测验中主要涉及到言与行的表达。要求被试明确的讲述所描绘的对象,以及对象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采取的是言与行的联想,而“房树人测验”是非言语性的,主要描绘的是画,它涉及到被测者人格特征中的感受性、成熟性、灵活性、效率性和综合性,并且还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甚至还涉及到人的智力性。

64、“房树人测验”开始于Buck的“画树测验”,“房树人测验”相对来说方法多种多样,在测验的形式上又有许多变通。例如:有的简单要求被测者画出房、树、人,有的要求被测者在画完房树人后,再用蜡笔对画进行涂抹上彩,还有的对人物画要求画性别相反的两个人物;另有一种为综合性“房树人测验”(或称统合性“房树人测验”),要求被试在同一张纸上画有房树人来进行测试。总而言之,“房树人测验”不仅是一种人格测验,而且是一种智力测验。它可以动态的掌握病人病情的演变,并且能促发病人的创造力,甚至通过绘画,起到治疗作用。通过多次绘画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以后逐步形成了心理治疗中的绘画疗法。

HTP测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uck.J.H()率先在美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上系统论述。六十年代,日本引进了HTP测验并加以推广应用。学者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分三次描绘三张图形对被测者的心理压力较大,尤其不适于那些精力不足、情感淡漠、注意力不集中的精神病患者。于是将房子、树、人三项合画于一张纸之中,不仅可大大减轻被测者的负担,扩大测验对象,提高成功率,而且能简捷有效地探测被测者的人格特征。这就是统合型HIP测验。

珍藏版

房树人绘画心理测验分析方法(上)

珍藏版

房树人绘画心理测验分析方法(中)

珍藏版

房树人绘画心理测验分析方法(中)

艺术治疗联盟o扫描上方







































中医治疗白癜风的方法
武汉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hhq.com/jbby/64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