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4日)上午,根据警方的精神鉴定意见通知书,杀害同宿舍室友芦海清的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大一学生滕刚(化名)被鉴定为抑郁症,其杀人行为被评定为部分刑事责任能力。鉴定结果一出,引起很多人的质疑。这是由于在大众的心理认知中,抑郁症以自杀为主要表现,而不可能出现杀人的情况。那么抑郁症的患者是否可能杀人呢?抑郁症杀人并非不可能,以前已有多个案例年8月15日媒体报道,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一位年轻的妈妈,由于患上产后抑郁,竟然亲手杀死了刚出生12天的宝宝。年4月23日媒体报道,广东深圳市福田区一位25岁的妈妈,也是由于患上产后抑郁,淹死了刚出生3个月的儿子。年8月21日媒体报道,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系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家林在家中被其妻子杀害。而妻子杀害他的原因则是年脑部手术后,情绪日渐抑郁。年8月17日下午3点,吉林延吉市一个商厦内发生持刀杀人案件,导致1人当场死亡,1人抢救无效死亡,另有12人受伤。嫌疑人崔振宇,被爆出有抑郁症史。年3月24日,德国之翼的4U航班自西班牙巴塞罗那飞往德国杜塞尔多夫,途径法国南部上普罗旺斯阿尔卑斯省上空时失事,在海拔阿尔卑斯山海拔米的区域坠毁。根据调查,副驾驶卢比兹有重大嫌疑,而卢比兹之前也有抑郁症史,曾寻求18个月的心理治疗。年11月,在广州召开了第十届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大会指出,在一般杀人案中,由抑郁患者实施的犯罪可以占到16.8%-23%。抑郁症患者不是只会自杀么?为什么还会杀人?抑郁症患者杀人通常分成两种情况,其中绝大多数属于“扩大性自杀”。扩大性自杀指的是患者杀害自己的孩子、伴侣或其他亲密的家庭成员等。扩大性自杀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母亲在产后抑郁的情况下,杀死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实施扩大性自杀的抑郁症患者,他们本身有自杀的想法。同时,他们又担心自己死后,家人会因为他们的逝去而痛苦,因为没有他们照顾而产生各种不方便,于是认为家人死去会更好。他们的想法是杀死亲人后,再实施自杀。然而,普遍的结果是,杀害亲人后亲人的惨状会让这些人从抑郁状态中惊醒,恢复清晰的意识,所以要么没有实施自杀,要么自杀未遂。虽然他们没有死,亲人却死于他们之手,此后都会活在对于亲人的内疚之中,往往比死还要痛苦。抑郁症患者杀人的第二种情况称作“曲线自杀”,有的也称“间接性自杀”。这些抑郁症患者有自杀的想法,有时也会尝试自杀行为,但由于恐惧或其它原因导致自杀不成功。于是,他们希望通过杀害别人,以图壮胆(敢于自杀),或是希望借由杀死别人,让法律来处死自己。这样的抑郁症患者在杀人后,一般不会选择逃跑,警察抓捕时也不会反抗,并且会流露出希望被判处死刑的愿望。滕刚会不会是抑郁症?滕刚在杀害芦海清后,并没有逃跑,而是去让室友报警,自己则回到案发现场反锁了门,似乎是在等待警察的到来。根据为他辩护的罗律师反应,滕刚唯一主动向他提起的问题是:“我能不能死,能不能判死刑?”他告诉罗律师,他只想死。根据滕刚母亲的说法,滕刚还说过一句话:“我想死,但我不敢跳楼,想到杀了芦海清,让法院判我死刑。”从案发后滕刚的表现来看,如果这些情况属实,那么确实很接近“曲线自杀”的案例。虽然抑郁症的治疗仍然是很大的难题,但判断一个人是否抑郁症并不困难。抑郁症是一种长期、慢性的心理疾病,在生活习惯、人际交往、工作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都会有明显的表现。如果警方连这些信息都搜集不准确,那也不可能抓捕其他的犯罪分子了。抑郁症杀人能减轻或免于刑罚吗?根据国内以前一些对于抑郁症杀人的量刑标准,如北理工博士殷兆辉杀害女友一案,武汉陈志磊杀人等,这些杀人的抑郁症患者通常被认定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这和本案中警方所做出的部分刑事责任能力是一致的。但精神鉴定的重点,不在于鉴定一个人是否有抑郁症,这只是精神鉴定的第一步。精神鉴定更重要的是,判断犯罪嫌疑人在作案的时候,是否精神疾病(抑郁症)发作,这个相比第一步就要困难很多。警方和心理专家只能通过对于嫌疑人的问询,以及对于案发现场的调查做出判断。如果嫌疑人被认为在案发时处于意识完全清醒的状态,那么无论他是否有精神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或是其他的心理疾病,都应该视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也就是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全责。但在其它的相关证据出炉之前,我们只能去尽量相信警方和心理专家的鉴定结果。让抑郁症患者求医或寻求帮助有多困难?案件发生后,很多网友都说:“既然患了抑郁症,就应该好好治疗,不要出来危害社会。”但从抑郁症患者的角度来说,想让他们主动参与心理(药物)治疗,或是寻求其它帮助是相当困难的,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病耻感。在心理治疗界有这么一种说法,抑郁症患者的病耻感比艾滋病患者还要高。从心理防御机制角度说,抑郁症患者和艾滋病患者一样,都会采用“否认”、“压抑”等方式,不愿意让自己的意识去考虑自己的疾病。如果要参与治疗或寻求帮助,就等于要他们首先承认自己有这样的问题,所以是很困难的。2.他人的评价。抑郁症的患者,很多都会在意别人的看法。害怕别人知道自己有抑郁症后,认为自己“不够好”、“没有能力”、“不能控制情绪”,他们害怕这些不好的评价,会让别人更加远离自己,会让自己更加孤独,所以只能选择隐瞒。3.工作和学习的前途受到影响。抑郁症的患者会担心领导或老师认为自己“不适合继续工作”、“不适合学习”,失去工作和学习的机会。一般来说,在发达城市、且年纪较轻的人对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持较开放的态度,而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对于心理疾病也比较包容。而年龄较大的人思维比较传统,对于心理疾病相当忌讳;偏远地区的社会环境对于心理疾病也不够包容,这也使得很多患者不愿意寻求帮助。要改变这一局面,除了患者本身要提高对于自我疾病的认知外,更多需要患者周围的人提高对于抑郁症的鉴别能力,鼓励他们去寻求帮助。还有整个社会环境,也需要对抑郁症更加宽容和接纳。附:CCMD-3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诊断标准:抑郁发作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木僵。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某些病例的焦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4项:(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9)性欲减退。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2周。(2)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抑郁发作标准至少2周。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龙舟
赞赏
人赞赏
郑州白癜风治疗中心白癜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