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门诊时,在来咨询的孕妇中,有不少是询问在知情和不知情的情况下服了药,这个孩子可以不可以要。来找我的患者往往在之前已经咨询过不少医生,已经听了“专家”所说的严重后果的,想要让她们放心真的没那么容易。甚至有些准妈妈会说,我今天就等你一句话,你说不行我就不要这个孩子了。
回答这个问题并不简单,说不要紧是需要勇气的,也是需要有科学依据的。但是我多数情况下是会说不要紧的,可以继续妊娠。我们产科医生应该口下留情,口下积德,应该珍惜和保护任何一个生命,在让患者做出终止妊娠的决定时一定要慎之又慎。说不定这孩子以后就是国家的栋梁,TA可能会是个普通人,也可能会是个威武的将军,会是个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也可能会是未来的总理或国家主席。普通孩子是普通孩子TA妈生的,妖怪是妖怪TA妈生的,总理也是总理TA妈生的。
做产科医生这么多年,单单是孕期用药方面我就挽救了不少生命,已经不止一次在和朋友吃饭的时候,父母会把聪明可爱的孩子叫过来让TA们来给我“敬茶”。父母会感叹地说,说如果不是医生伯伯,就不会有今天的你,当初我们都快绝望地要放弃了,就是因为医生伯伯的一句话才让我们放心地留下了你。看到这些跑来跑去的可爱的孩子,心里就会有莫大的安慰。
好了,不煽情了,我们来看看孕期用药咨询时应该掌握的原则是什么。
一般原则
原则上讲,在准备怀孕的时候和怀孕以后,没有必要的话应该尽量避免服药。但是一旦有必要的话,还是应该服药的,因为与服药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相比,不服药的话疾病本身会给母亲和胎儿带来更大的不良影响。
其实,孕期用药的情况很普遍,孕妇在妊娠期间平均会服用3-5种药物。在医生指导下,多数药物是可以在孕期安全服用的。药物所引起的出生缺陷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高,在所有的出生缺陷中,真正是化学物质和药物引起的只占了1%左右的比例。
在解读药物说明书或文献中所列举的孕期用药所引起的出生缺陷时要谨慎,不能无限放大这种可能的危害。例如,某种药物在孕期长期大量服用以后可能会导致某一种类型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增加,但是这种概率可能只有2%或4%,绝大多数的孩子还是好的。
因此在孕期用药咨询时我们要掌握好Informativ(提供尽量多的信息)和Non-dirctiv(非导向性意见)的原则,要知情同意,知情选择。我们是“帮助”患者做决定,而不是“替”患者做决定。
用药的时间
人类胚胎的器官分化发育最敏感的阶段为停经的第5-11周(有人认为是5-13周),如果在这个最敏感阶段服用对胚胎或胎儿有伤害的药物,最容易导致出生缺陷的发生。在此之前,它还只是一个受精卵,是一个细胞团,还没有组织器官的分化和发育,即使服用了有害药物,一般也不会增加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一旦有影响就会导致胚胎停止发育,这就是所谓的“全或无”的理论。
在此之后,多数重要组织器官已经分化完毕,以后主要是组织器官的继续长大,服用药物一般不会引起出生缺陷,即使引起出生缺陷,也往往比较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人体的某些器官或系统是在孕中晚期才开始发育和完善的,我们不能简单的一概而论,要看具体的药物和它可能影响的器官和系统。
用药的种类
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致畸性,会作用在不同的组织器官靶点,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在进行咨询并作出决定之前,需要去搞清楚药物的种类,并查询相应的药物说明书和文献。大家最常用的孕期用药咨询的依据是美国FDA对孕期和哺乳期用药的分类方法,根据药品安全性,FDA要求将药物分为A、B、C、D和X五类。年,FDA发布了一项新规定,要求处方药标签要更清楚地阐明孕期和哺乳期女性服用药物的风险。作为改革的一部分,要取消这种简单的五分类方法,在药品标签上不允许再使用字母来描述风险。
取消这种分类系统的理由是这种做法过于简单化,更重要的是,这种分类系统常常被误解,药物制造商被要求用更加直接和翔实的信息来取代之前利用字母对药物进行分类的方式。未来的药品标签上将分别包含三部分:风险概要、临床注意事项和数据。这些会给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有关人和动物研究的详细信息、不良事件以及孕期和产后用药剂量调整的相关信息。
改变药物标签这一行为得到了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COG的赞同和支持,专家认为,FDA的新规定可以将药物的风险和益处等信息全部呈现出来,这将有利于提高医生处理孕期和哺乳期用药的能力。同时,ACOG也希望更详细的标签会使更多的人研究处方药对孕妇和哺乳女性的影响。
用药的剂量
偶尔少量的服用药物一般不会增加出生缺陷的发生概率,要看服药的持续时间长度和服药的剂量。药物说明书或者文献中提到的服药和出生缺陷之间的关系,一般是在长期大量服用药物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当然,不能排除个别情况下个别药物在少量服用情况下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结论
通常情况下,我和患者充分沟通以后,会在门诊病史上慎重地写下如下的一段话:从患者所服用药物的时间、种类、和总的累积剂量来看,不会明显增加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但是不能除外其他不良因素对胎儿的可能影响,胎儿仍具有正常人群的出生缺陷的背景风险,需要按照常规进行必要的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
容易导致胎儿畸形的药物
到底有哪些药物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呢?我们在此列出一些对胎儿有害的药物,准妈妈们必须特别注意:
1.抗生素、抗真菌类药物:青霉素类药物毒性较小,是首选药物。先锋霉素类药物包含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克罗等,是次选的药物。氨基甙类药物可经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引起胎儿第八对脑神经受损、肾脏损害。四环素类药物毒性大,可抑制骨骼发育,使小儿乳齿染色。氯霉素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导致新生儿患灰婴综合征、骨髓抑制而白细胞减少或再生障碍性贫血。磺胺类药物可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核黄疸等。长效磺胺可使胎儿发生先天性异常,不用为宜。喹诺酮类药物对软骨发育有影响。利福平可导致无脑儿、脑积水和四肢畸形。外用抗真菌药对胚胎毒性较小。
2.镇静催眠类药物:安定、利眠宁等药物短期应用较平安。
3.酚噻嗪类精神药物:抗精神病的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4.解热镇痛药物:有报道说,阿司匹林在妊娠早期长期服用,可致腭裂、唇裂、肾脏畸形、心血管畸彤、神经系统畸形;消炎痛则可致动脉导管过早关闭。
5.泻药:妊娠期禁用,以免发生反射性子官收缩,从而引起流产。
6.抗凝血药物:如双香豆素等,可能导致胎儿小头畸形,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7.激素类药物:性激素,如己烯雌酚、炔孕酮、炔雌二醇、甲羟孕酮、甲基皋丸素、同化激素等对胎儿亦有致畸作用。
8.维生素类药物:孕期服用维生素药物要适量,不可过量。
9.甲状腺素和抗甲状腺药物:如他巴唑、脲类等,均对胎儿有致畸作用,应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10.抗肿瘤药物:可导致对胎儿多发性先天性缺陷。
11.中成药:凡说明书上注有“孕妇忌用”或“孕妇慎用”的中成药皆不宜服用。中草药制剂成分复杂,作用机制多种多样,所以孕妇要慎服中成药。本文由西藏天圣医药贸易有限公司党组织搜集于网络并整理,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留言我们,我们将做相关处理。
下期话题我们为您呈现儿童用药安全系列报道之拿什么药给你吃我的宝贝!欢迎您订阅天圣医贸订阅号,我们将为您网络最新最有料的健康资讯!点击↓原文链接带您进入党员干部的20个正能量美文!本内容将以文字与音频的形式为您呈现(音频正在制作当中),让党员干部及群众以不一样的方式学习党的精神!天圣医贸党组织渴望与您交流!北京白癜风手术北京看白癜风病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