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精神状态的掌门人
点击上方蓝字即可订阅
咨客是一位30岁出头的女性,高中学历。咨客从上学时就开始出现情感症状,七、八年前出现精神性症状,经过治疗,现在病情基本稳定,并不影响正常生活。如今,已经身怀六甲的咨客对于自己过去的患病经历依然感到纠结、郁闷,面对生活琐事也容易发火,另外咨客及家人对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是否会影响胎儿健康、生产后是否会加重咨客病情等问题感到迷茫,为此求助心理医生。
本案例中的咨客在青少年期开始出现情绪上的变化,表现为伤心、抑郁等,七、八年前出现被害妄想的症状,并开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维思通)治疗。问询中很高兴的发现,咨客经过多年的治疗,目前预后状况良好、并不影响正常生活。
然而,再有几个月就要为人母的咨客依然无法对自己过去的患病经历释怀,情绪上也会出现郁闷、伤心的情况。咨询师经过专业的问询后,鼓励咨客看到其疾病预后良好,学业、家庭关系、生活的压力随着咨客年龄的增长和自理能力的增强已经一一解决,咨客目前除了继续配合医生治疗外,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调整心态,学会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使得自己的生活更加愉快。
另外,更为重要的是,面对咨客及家人对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是否会影响胎儿健康、生产后是否会加重咨客病情的问题,咨询师也给出了专业的解答和帮助。
一、诊断
本案例中的咨客,青春期即发病,分裂症状(被害妄想)和情感症状(抑郁、伤心、生气)同时存在,且两组症状既可相伴产生,又可分开产生,严重时生活难以自理,严重影响社会功能,是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型的表现。
二、鉴别诊断
1.抑郁症:咨客有伤心、生气、心境低落的抑郁症状,但是因为其分裂症状和抑郁症状可分开出现,不属于抑郁症伴有精神性症状的情况。
2.躁狂抑郁症:咨客自述未出现过躁狂发作,且咨客的分裂症状和情感症状可分开出现,不属于躁狂抑郁症。
3.精神分裂症:咨客的分裂症状和情感症状都存在且同样突出,不属于精神分裂症。
三、干预与治疗
(一)生物
1.现有的生物治疗:咨询师在问询中了解咨客过去的病情,用药名称、剂量及疗程,以及用药后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到现有的生物治疗已经有效地帮助咨客控制病情,基本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
2.关于用药对胎儿的影响:咨询师帮助咨客看到精神活性药物对胎儿的影响,一般在怀孕的前三个月;从保健的角度依然可以和主治医生探讨孕期、产后的用药原则,最大限度保护咨客及孩子的利益。
3.关于生产后的病情变化:咨询师通过与咨客母亲沟通,向其介绍咨客生产后因体内激素的变化、新生儿的干扰、生活的压力等有可能会使病情加重,或是使原本稳定的病情复发,一旦咨客出现情绪变化,或是妄想等精神性症状需立即告知主治医生;即使没有出现上述症状,也要定期看医生,使其可以监控咨客产前、产后的变化,以便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4.基于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的预后特点,咨客本身发病早、病程长、发病时的严重程度,即将面临生产的压力等情况,咨询师一再叮嘱咨客与家人定期拜访主治医生外,以使咨客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
(二)心理
咨客对于自己过去的病情仍然怀有不解和纠结,对于现在偶有出现的情绪变化感到焦虑和不安,咨询师从帮助咨客分析压力变化、正向鼓励、与其讨论参与心理咨询的角度帮助对方“放下包袱,积极面对新生活”。
1.关于咨客的压力:咨客过往的压力,包括学业、家庭关系、生活的压力随着咨客年龄的增长、病情的好转、自理能力的增强,已经一一解决;咨客仍然会面对生活中新的压力和挑战,近在眼前的就是生产、抚育新生儿。
2.正向鼓励:咨客一直以来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求助专业心理医生,自身积极面对生活,以上做法不仅使咨客的疾病得到有效治疗,自己还能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咨询师对以上方面给予正向鼓励,以鼓励和强化这些行为。
3.心理咨询师与咨客和家人充分讨论心理咨询的作用,使咨客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调整心态,在咨询师的帮助下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
(三)社会
1.家庭:咨客拥有较良好的家庭支持。
2.工作:咨客有自己的工作。
一、精神疾病需早发现、早治疗。精神疾病患者一旦延误治疗,不仅会给自身带来危害,还很可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可预知的危险,而像本案例中的咨客发病后得到及时和专业的治疗,不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社会功能也基本恢复。
二、社会支持系统。面对类似本案例中咨客的情况,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在其有效控制病情、保持正常的社会功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专业医生、咨询师的帮助可以使家人的支持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精神疾病患者的用药一定要谨遵医嘱。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和家属一旦感觉病情有所好转,就会擅自减药、停药,这对患者病情的恢复和长期治疗是非常不利的。即使是病情稳定时,一般也要每3-6月拜访主治医生,使医生可以了解和监控病情。对于想要怀孕和已经怀孕的患者,应尽早(最好是在准备怀孕或是怀孕一个月内)与医生讨论用药原则,在利益与风险中做好平衡,最大限度保护母婴安全。
《精神障碍诊断及统计手册(第五版)》(案头参考、平装版、精装版)、《DSM-5?鉴别诊断手册》和《理解DSM-5精神障碍指南》堪称DSM系统中最核心的三本指南,分别从诊断、鉴别诊断和理解DSM的不同角度成为临床工作者和相关从业人员的实用、专业且必不可少的专业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