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产后精神病 > 疾病病因

为什么妈妈产后抑郁,伤害的是孩子的大脑

白癜风治疗小偏方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50710/4653852.html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的主题是“丧偶式育儿”,末了还留下一个坑,那就是“丧偶式育儿”可能会引起的一种普遍性问题——产后抑郁,今天我们来填上它。

产后抑郁主要发生在母亲身上,但我们也说了,孩子的来临也会改变父亲的大脑结构和荷尔蒙水平,而荷尔蒙的波动会改变人类身体的化学环境,从而引起一系列情绪、行为的变化。

因此,爸爸也会是产后抑郁的受害者,只不过大家都不太重视。

不过,今天这篇文章,我们的主要着墨点,还是在妈妈们身上。如果以后有机会,还会对爸爸们的产后抑郁有所涉及。

人们眼中的产后抑郁,可能主要集中发作在生育后几周或几个月内,然而事实上,科学家眼中的产后抑郁,也就是完整意义上的产后抑郁,其实还包括孕期抑郁。

孕期抑郁如果不被重视、未经治疗,就很容易延续至产后,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产后抑郁。

其中原因很好理解,结合我们上一篇文章,你就会明白,怀孕、生育都会造成一系列大脑结构和荷尔蒙的改变。这些变化会让妈妈们获得天然的母性和敏感性,却也在同时使她们的异常敏感、情绪无常、焦虑频发,不断担心孩子的发育、健康和未来。

如此情况下,有人患上强迫症,有人被诊出抑郁症,或者有人干脆数症并发,最终转为重度抑郁和产后精神病。

还有的妈妈,会由于自身基因的特殊性,对于体内荷尔蒙的波动异常敏感,反应更加强烈,所以精神状态也就愈发脆弱,从而比常人有更高的几率患上孕期和产后的抑郁。

所以,在读今天的正文之前,我们需要修正一个长期以来对“产后抑郁”的认识误区——抑郁不仅仅发生在产后。

对于很多女性,抑郁的炸弹,其实从孕期就已经埋下,只不过生产后大脑结构和荷尔蒙的持续改变,加上育儿事务、生活压力、角色变化,以及可能出现的与家人关系紧张、生活单调、社交贫乏等外界压力,从而在产后几周或几个月内,将这枚炸弹彻底引爆。

有了这个认知,接下来我们看几组有关女性孕期抑郁、产后抑郁的数据。

关于女性抑郁的数据

全世界至少有12%的女性抑郁,而有10-20%的妈妈,会在她们人生某个阶段陷入抑郁,绝大多数都是在孕期和产后;

有33-50%的产后抑郁,实际上从孕期就已经开始,抑郁程度通常在怀孕32周时达到顶峰;

五个女性中,就有一个在产后第一年内出现抑郁,这个几率,在有过抑郁史的母亲,和经历过生活困境(经济困难、社交孤立、人生变故)的母亲身上更高,因此抑郁还与社会经济地位密切相关,全世界有20%低阶层的女性会患上抑郁;

在所有不幸患上产后抑郁的妈妈中,近乎一半的人又会发展成重度抑郁;

之所以发展成重度抑郁,很大一个原因是她们自身和家人不重视。有的人是对抑郁缺乏基本的了解,低估了产后抑郁的发生几率,有的则认为情绪异常的新手妈妈,根本就是在作,继而导致了病情的延误和加重。

而对产后抑郁重视程度的不高,导致只有15%身患产后抑郁的母亲得到专业治疗;

产后抑郁可能成为困扰女性一生的魔咒,因此患过产后抑郁的女性,未来抑郁症复发的几率是50-62%。

这些数据,有些触目惊心。

抑郁与我们的距离,远比想象得要近。

而更令人心痛的事实在于,有很多抑郁其实能够及早被发现和治疗,但由于知识不全、意识不足,或者丈夫缺乏对妻子的关爱,从而让更多女性长期深受抑郁困扰。

那些带着孩子选择自杀或离家出走,以及在重度抑郁中伤害孩子的母亲,其实应该有很多机会避免亲手制造悲剧。

所以,关于抑郁的知识,无论男女、无论老少,都有义务进行基本的了解。今天的文章,就会对孕期、产后的抑郁症状、诱发原因,以及母亲抑郁对孩子的短期、长期影响做一些知识普及。

读完以后,相信很多父母(尤其爸爸),不会再轻易对产后抑郁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因为母亲抑郁,伤害的远不止母亲一人,如若不重视,搭上的还可能是孩子的智力发展。

切勿错把情绪波动当抑郁

我们上文说了,怀孕和生产会导致情绪波动,这是生理因素使然,妈妈们都避免不了。但情绪波动和变化无常,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患上抑郁。有很多妈妈都自认为有过产后抑郁,但很少是通过明确的临床诊断,来得出这个结论的。

所以大多数妈妈,可能只是因为产后自然出现的情绪不佳,就随意判断自己患了抑郁症,从而在不断的自我心理暗示中,真正陷入抑郁症的泥潭。

这和明知有病却延误病情一样可怕,因此了解产后抑郁症的主要症状,并将产后抑郁与情绪波动区分开来,对于新手父母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

不过需要事先说明的是,正如“产后抑郁不一定发生在产后”,产后抑郁也不一定是以标准的抑郁症状表现出来。其发作时间和表现形式很多,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

所以以下仅为各位提供一些产后抑郁症状的参考标准,切不可根据我们的内容为自己做出诊断。

如果怀疑自己有产后抑郁,医院进行咨询和治疗。

总体说来,产后情绪波动、精神紊乱,通常分为三种程度:产后忧郁、(孕期)产后抑郁症、产后精神病。这三种病症的严重程度依次递增,对母亲和孩子的伤害也会逐一增大。

轻量级:产后忧郁症状

产后忧郁症状,比较常见的情绪崩溃,哭泣、困惑、情绪不稳定,焦虑和意志消沉。这种症状通常会在产后一周内出现,持续几小时至几天,症状相对最轻。

中等级:产后抑郁症

孕期抑郁症,出现在怀孕时期。表现为过于担忧、多虑、焦虑、失落、失眠,时不时有强烈的悲伤情绪,少数情况下会出现偏执强迫症。

产后抑郁症,出现在产后几周到几个月之内,表现为情绪烦躁不安、喜怒无常,生活态度消沉,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睡眠困难、无法专注、食欲下降,认为自己毫无价值、感到羞愧,身体机能下降、缺乏能量,还有疲劳、恐惧、焦虑,以及双相障碍、强迫症和自杀倾向。

其中产后强迫症表现在频繁担忧婴儿健康,检查婴儿呼吸等,而自杀倾向不仅是对于自己,还有可能频繁出现伤害孩子的念头。

因此对于孩子的需求,抑郁的母亲要么充满敌意、发泄愤怒,要么异常冷漠、不作回应,育儿方式低效又消极,也无从建立亲密稳定的母婴关系。

有的妈妈只存在几种抑郁症状,而有的则兼具多种症状,持续时间为几个月到几年。

根据年美国西北大学一项针对名产后抑郁女性的研究,11%女性有强迫症症状,其中一半会在6个月以后好转,而另一半会恶化为过度强迫症。同时,三分之二有抑郁的女性还伴有焦虑症状,而四分之一有双相障碍。

产后抑郁症会造成人大脑功能和身体机能的减退,而且需要持续一个月才可以诊断为抑郁症。因此,这和生育后短期内感受到的情绪波动非常不一样。

重量级:产后精神病

产后精神病,主要为产后一个月内发生的极端、严重的精神紊乱,伴有妄想、幻觉以及基本功能的明显退化。

如果说产后抑郁症不太好判断,那么产后精神病的症状,判断起来应该就比较容易。

以上就是孕期和产后抑郁症的症状介绍,还是那句话,切记不可自行妄下结论,有疑虑就需要及时就医,既不可大意延误,也不应轻易自诊。

要知道,人的自我暗示有非常强大的力量,如果原本只是轻度的产后忧郁,却因为疑神疑鬼而坚信自己就是产后抑郁,慢慢真的转成抑郁症,那就太过得不偿失。

产后抑郁为什么会频频发生?

产后抑郁,和几乎一切人类病症一样,诱发机制都可以分为先天生理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

生理因素中,除了文章开头说过怀孕导致的特殊大脑结构和荷尔蒙波动,还有基因遗传和抑郁症病史的原因。

生理因素:基因遗传、旧病复发

先说遗传,其实遗传也是通过基因和环境来进行。医学界的研究证明,精神疾病可以通过基因遗传到下一代,或者表现为怪异的性格,或者表现为严重的精神问题,也或许是容易担忧、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症等非正常倾向。

其中通过环境的遗传,可以参考“贫困通过高压环境,遗传到下一代”这种机制(点击这篇文章查看贫困对大脑的影响)。

当一个女性怀孕,她的身体化学环境稳定与否、安全与否,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我们说孕妇不能吸烟、酗酒、吸毒,也不应长期置身于噪音、污染的环境,就是因为这些外界因素会扰乱身体化学环境。

而我们已经知道,抑郁会让母体的大脑结构改变、基本功能消退,那么势必也会对孩子造成一系列心理、生理上的风险。

科学家也已经证明,母亲如果经历过孕期抑郁,她体内会分泌出高水平的压力荷尔蒙,比如皮质醇(从体罚文章看压力荷尔蒙的影响机制),这种荷尔蒙会减缓胎儿发育速度,增加早产、畸形几率,降低智力,还可能损害孩子出生后的免疫系统,让他们体弱多病。

而且,抑郁的准妈妈,对胎儿的血流供应会有所减少,因此引发胎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全,增加他们对抑郁的敏感性和脆弱性,未来也更容易罹患抑郁。

更让人吃惊的一件事,是孕期抑郁的女性,还会抑制孩子体内一种基因的形成,这种基因可以抑制压力荷尔蒙过度产生。

所以一旦这种基因被抑制,孩子就会面临压力荷尔蒙不受控制的风险。而压力荷尔蒙长期处于高水平,就很容易让孩子出现攻击性,以及抑郁、焦虑等精神问题。

这一系列的过程,就是抑郁通过基因和环境,来实现对下一代的遗传。也就是说,如果妈妈在孕期开始抑郁,那么在孩子出生的时候,就已经从大脑的压力反应系统,和免疫系统上受到了不利影响,这影响还是永久性的。

假使母亲的抑郁持续到产后,那么这些原本就已经受伤害的孩子,面对母亲的冷待时会更加脆弱。

所以,妈妈如果有过抑郁史和精神病史,孩子患上同样病症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这也是为什么妈妈早年患过产后抑郁,女儿也容易遭遇产后抑郁的原因。

此外,有过抑郁症史的女性,产后更容易抑郁,这也属于生理因素导致产后抑郁的原因之一。

环境因素:经济危机、生活逆境、社交贫乏

我们多篇文章中都已经提到,生活贫穷、学历低下、压力沉重,都会作用于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和心理,让人的大脑功能和精神健康出现问题。

所以在导致女性出现产后抑郁的因素中,充满压力的环境应该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这种环境可以是夫妻关系糟糕、冲突频发,也可以是自身阶层低下、学历不高、经济压力巨大,还可以是遭遇过消极的生活经历(丧失亲人、面临破产等)。

其他原因,还有生活孤立、社交贫乏、缺乏必要的外界支持,以及与上一代关系糟糕、有特殊需求的婴儿(先天畸形、疾病等),因为育儿难度越大,母亲压力就越大,也就越容易陷入抑郁。

这些因素,使得产后抑郁在社会底层人群中更为频发。

在贫困家庭中,四个母亲中就有一个,会出现中度到重度的抑郁症状。很多抑郁的母亲都比较年轻,缺乏社交、收入低下,而且家庭冲突频发、压力巨大。不少抑郁严重的母亲,都曾遭受过家庭暴力,健康和精神状况堪忧。

在中国,底层社会中的母亲,很多都要独自承担数个孩子的抚养责任,别说为孩子提供细致入微的照料,她们连温饱问题都很难解决。生活孤立无援、缺乏丈夫理解,自身能力不够,多重压力之下,抑郁症是自然而然的事。

轰动全国的挥刀杀子案年年都有,如果去细读那些悲惨家庭的日常,就会发现,这些母亲都曾承受巨大的经济、生活压力。

至于如何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想必已经不是我们这个小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hhq.com/jbby/149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