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产后精神病 > 疾病病因

实施全民健心工程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白癜风诊疗康复 https://m-mip.39.net/nk/mipso_5777871.html

一、面临的问题据有关调查,中国的精神疾病终身患病率为15%,这其中的1.%,有近多万人是重型精神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等,另外有14%左右的是轻型精神障碍,包括能够确诊的抑郁症、焦虑症等。多数人处于疾病与健康的中间地带,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表现为或多或少偶尔存在情绪困扰与过大的心理压力;不少人的心理素质水平低下,难以适应现实社会的客观要求,存在自卑、脆弱、孤僻、偏执、任性、暴躁、冲动等性格障碍,有的缺乏应有的自我认知能力、心理应变能力、挫折承受能力、情绪调适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行为自控能力,一旦遭遇不良刺激,就可能恶化为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引发自杀、攻击等社会适应不良行为,伤人害己。我国每年因抑郁等心理因素自杀的人数多达二十多万,有的因精神失常,生活不能自理,连累家庭单位甚至引发伤害案件。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精神卫生工作涉及面越来越广,敏感度越来越高,精神心理问题与社会安全稳定、与公众幸福感受等问题交织叠加等特点日益凸显。焦虑症、抑郁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及心理行为问题逐年增多,心理应激事件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时有发生,精神卫生工作仍面临严峻挑战。由于现实社会中的不良刺激大量存在,人们的心理素质水平亟待提高,社会心理支持与心理卫生服务体系有待完善,心理卫生知识没有普及,心理自助意识与能力欠缺,求助意识薄弱,以致人们当前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心理问题存在于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以及人的生命的全过程。每个行业的人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不少人的挫折感、不公感、郁闷感较为强烈;心理问题也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孤独症等心理障碍出现低龄化趋势,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严峻,中年人的心理压力、职业倦怠、抑郁、焦虑情绪突出,老年痴呆等老年精神障碍多发。这一心理现象不仅影响人们个人的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工作效率、生活质量以及社会适应、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破坏家庭、单位、组织的和谐、稳定;而且还会阻碍社会心态的优化,威胁社会的安定,制约五个文明建设以及全面小康和中国梦的实现。国家卫生计生委已经高度重视,独自或会同有关部门下发了多个相关文件,制定过多个有关规划;国务院也曾建立过精神卫生工作部级联席会议制度,国家教育部、中央文明办、中央纪委、组织部、监察部也曾制定有相关文件,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对促进全民心理健康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然而,由于社会对心理健康促进与心理素质提高工作重视不够,心理健康教育尚未普及,广大居民的自我健心意识与求助意识薄弱、自觉参与心理素质培育与心理保健的积极性不高,对于自身心理状况缺乏准确了解,不少人对心理疾病的病耻感强烈,大量的心理问题被掩盖,因得不到及时发现与干预而恶化;心理卫生工作多集中在重性精神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对轻中度心理问题的防治以及全体国民心理素质的提升重视力度不够,以致心理亚健康人群因难以获得必要的心理帮助而容易恶化为心理障碍;心理卫生工作没有成为一项系统工程,各部门之间的合力不够;社会心理环境不理想,社会心理支持系统与心理卫生服务体系不完善。现有精神卫生服务能力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心理健康、心理发展服务的需求,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二、提出的必要性为落实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加强心理健康服务”,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重要精神,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落实精神卫生法,为五个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心理素质基础与正能量;特建议国家卫生计生委牵头发起:设立全民健心日,实施全民健心工程。这里的全民健心是促进全民的心理健康,全民健心工程是以优化全民的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为直接目的,以面向全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优化社会心理环境、结合开展心理素质训练、全面开展心理卫生服务、全体居民主动参与为途径的实践活动。全民健心工程的实施将不仅为人们的心理素质提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人生幸福奠定必需的基础;而且有益于家庭、单位、社区、社会的安定、和谐、文明及可持续发展,为其他五个文明建设提供必需的心理资源;同时,也是新时期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创新的必要举措,对于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具有独特的功能。可见,全民健心,是一项利民、益社会的奠基工程。按照大健康、大卫生、大医学的观念,大健康提示我们,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卫生要求我们既要重视身体疾病的医疗,也需要重视全民的心理卫生,因为既要健身也要健心,全面健康才能促进。大医学要求我们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心理健康的促进不仅要重视心理疾病患者的矫治,也需要加强心理问题的预防与全民心理素质的提升;不能局限于某一群体或某一年龄阶段,应该面向各行各业的人们,并且贯彻于全民生命的全过程;不仅要重视心理卫生服务,而且要多管齐下。因此,应该将健心工作视为全体国民、各个部门与单位以及各级政府的必需品予以具体实施。三、具体对策建议(一)将实施全民健心工程纳入健康中国建设规划将促进全民心理健康上升为国家战略,放到与全民健身工程同等重要的位置,纳入健康中国建设规划中予以全面规划、推动、落实、考核。建议卫计委在十三五健康中国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开展全民健心,实施全民健心工程。(二)恢复《精神卫生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全民健心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参与,建议卫计委联合发改委、教育、综治、民政、财政、宣传、文明办、文化、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公安、司法、质监局、共青团、工会、残联、老龄委、科研等有关部门联合成立全民健心工程领导协调机构,明确专门负责部门与负责人,出台相关的文件加以具体部署,明确各有关部门在推动全民健心实践中各自的具体责任与任务,建立联动机制。(三)设立“全民健心日”虽然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但是实际上参与的仅仅为精神卫生界的少量专业工作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hhq.com/jbby/14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