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产后精神病 > 疾病病因

困境中的你,怎么突围

图片来源于网络

01

罗马哲学家波伊提乌斯《哲学的慰藉》、朋霍费尔《狱中书简》与哈维尔《狱中书简》,被并称为人类社会的三大狱中书简,狱中的境遇让他们直面人生的终极问题。

在《孤独:回归自我》一书中在介绍强制性孤独这一章节中这样描写《哲学的慰藉》作者波伊提乌斯(Boethius):在东哥特国王狄奥多里克(Theodoric)手下任执政官。执政官主管行政事务,也是宫廷官员的首领,这个位置意味着他几乎没有时间去进行自己喜爱的哲学研究。但是,狄奥多里克对伊波提乌斯的信任并没有持续多久。后来这位哲学家被控叛逆罪,随后被逮捕和判刑,在流放中等待处决。被关在帕维亚的时候,波伊提乌斯创作了名垂千古的巨著《哲学的慰藉》(TheConsolationofPhilosophy)。他遭到了严刑拷打,在公元年或年被棒击至死。

在《哲学的慰藉》这本书中序言介绍了作者:童年就失去了双亲,受到罗马元老院首领西马库斯抚养,后来西马库斯成为他的岳父。在他的时代,罗马已经沦为哥特人的附庸,而他的才华与品格受到东哥特王国国王狄奥多里库斯的赏识,并成为罗马执政官。但他政治上的辉煌只维持了很短时间,世事无常,年,他被诬陷控以阴谋叛国罪,下在帕维亚监狱,于公元年被秘密处死。而本书《哲学的慰藉》就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在狱中写成的。

接着在谈到本书的历史影响时说:从一个身居高位的要人,到沦落狱中,面对人生的失丧,他内心极其痛苦。而在《哲学的慰藉》中,他把自己的苦痛一一陈明,最后在信仰中获得自由。这个思辨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医治的过程,最后他获得了面对死亡和人生终局的智慧和宁静。

作者塑造了“哲学女神”作为自己的医生,医治自己内心无比的伤痛,相互对话,去探寻这个世界应该怎样,个人如何才能获得救赎,好让行将就木的肉体在精神的强大支撑下没有什么痛苦。哲学女神对他说:“当我看到你满怀悲伤热泪盈眶时,我知道你不快乐,而且是在放逐中。直到你讲完刘,我才知道你被放逐得有多远。但是你离开家乡如此之远,并不是由于被驱逐,而是由于你在外放荡。或者,如果你一定坚持你是被驱逐的,那么,与其说驱逐你的是别人,不如说你是被自己驱逐,因为没有其他人能对你那样做”。

面临即将死亡且无法改变的绝境,最终希望获得的是什么呢?当真正处于这种状态的人,他一般不会再求身外之物,也不会去求得身外名,无法改变外面的一切,救赎便只能是自我,自我内心救赎是唯一的通向未来之路。

02

世事无常,请一定记住。这样你就不会去期望太多现实的美好,这样你就会有意识地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这样你就希望更多地去了解下自己的真实样貌。

从前的农村,我认为挺幸福的,但是现在,世风也许并没有真正的日下,只是在利益的面前,人性更加显现得明显些罢了,而农民的物质欲望也越来越强了,想获得越多,承担的风险其实也就越大,人也会越容易迷失。

从前的城市和今天的城市,程度上越来越陌生,好的慢慢变成了差的,于是许多人开始逃离。

但是,我有些时候动了逃离的念头后仔细想了想,我们到底能够逃到哪里去呢?今天许多的农村,你如果在城市无法生活,恐怕你也忍受不了流言蜚语的泛滥,他们很可怕也很伤人。脱离尘缘,其实你也不一定能忍受吃斋念经的清苦日子,若是奔着脱离苦海又想逍遥自在的,劝你还是别去了,去了也很快就会回来的。

还是在自我心灵找一个清净处所安放灵魂吧!在为自己疗伤的同时也努力地看可否帮助帮助其它苦海中人,过得怎么样,就看自己怎么去疗养自己吧!

“贝多芬的听力障碍大概始于年,当时他只有26岁。病情是慢慢恶化的,虽然贝多芬出现听力障碍后继续在公开场合演出,但越来越困难,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年左右。”“在进入19世纪的前两三年内,贝多芬对自己的听力和整体健康状态深感焦虑,在写给朋友的信件以及写给自己兄弟的那份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遗嘱》中,他表达了自己的痛苦之情。”(《孤独:回归自我》)

在遗嘱中,贝多芬绝望之情在文字间深刻体现,“这种事情几乎把我逼进了绝望的深渊,如果再落下最后一根稻草,我可能早就结束自己的生命了——能阻止我这样做的,也只有我的艺术了”。

03

“博恩博士于年被捕,当时她已年逾60。博恩在年加入了共产党。当时她被指控为英国间谍,但其拒绝做假供,拒绝与审讯者进行任何方式的合作。在年11月终于获得自由之前,这位高龄女士在监狱中度过了整整7年。在这7年终,有3年时间她被禁止阅读书籍或任何书面材料。最初囚禁她的牢房寒冷刺骨,连个窗户都没有。但这还不是最坏的。有5个月的时间她被囚禁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地窖里。地窖的墙壁有的不断淌水,有的长满霉菌;地面上还积着厚厚的粪便。地窖里完全密不透风。博恩博士自创了各种方法让自己保持神志清醒。”(《孤独:回归自我》)

但抑郁症的一些患者,现实并没有给予绝望的痛苦折磨时,却选择尝试死亡的感觉,我想他们自有他们的世界逻辑,只是我们不了解罢了,但我还是希望妄自揣测一下,是否他们在内心中已经没有灵魂可以安放的地方了,一切的存在意义被否定了。

精神病人,我遇见过的一位,在农村生活许多年的人,她有自己想象的世界,想象的世界也会强烈地指引着她的想法和行动,她的世界中有善恶之分,也有美丑之别,但是对于想象的恶人,她会很勇敢地用言语和行动去发泄想象的痛苦,不在心灵上留下伤痕,世界只是在她的心灵路过而已。

这位精神病老人,想象家人遇害,她也只是不停地去寻找加害之人,并且认定之后就采取言语的攻击,她无惧无畏,持续地用行动去构建她的想象世界的善恶之伦理,从不会退缩。

所以,她不太会有绝境的心灵体验,在想象的世界中总有既定的道路去通达想象的问题解决之路,你我不理解已经无法进入她的想象世界。

我们很难彻底拯救一个精神病人,同样地,我们其实也很难拯救一个深陷绝望的非精神病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hhq.com/jbby/142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