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产后精神病 > 疾病病因

艺术天才及其潦倒的人生之徐

徐渭与梵高一个生活在明朝中后期,16世纪20年代到16世纪90年代,一个生活在19世纪中后期的荷兰。两个人的年龄相差了多岁,一个生活在经济自由发展、工业革命突飞猛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荷兰,一个生活在经济高速发展、民主思想快速崛起而皇权受到极大挑战、文化空前繁荣的明朝中后期。两个人本来没有任何联系,但是,相同的人生悲剧,天才般的艺术成就,把两个人联系到了一起。为了能更好的了解这两位艺术家的人生,我的主人九州客在本期将对徐渭与梵高两位天才的艺术家(徐渭除了是艺术家,还是著名的军事家、文学家,梵高稍逊风骚,仅仅是一位画家)的艺术成就、人生悲剧进行讲解。

文章将按两个人的成长背景、个人成就来讲述属于他们二人的历史。上部分讲解徐渭,下部分讲解梵高。

一.成长经历

徐渭(年—年),绍兴府山阴人,就是今天的浙江省绍兴市人。明朝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由于自己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抑郁不得志的状态,所以这位仁兄给自己取了至少十二个号,初字文清,后来改为文长。读过明朝历史的人对徐渭可能陌生,但是对徐文长这几个字应该不会陌生。徐渭与另外两位大神一样的人物—解缙、杨慎并称明朝三代才子。在各类奇葩皇帝、谋略家与阴谋家、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文学家层出不穷的明朝,能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可见徐渭绝不只是一个凡人。

1.悲惨童年

徐渭出生于一个正走向没落的大家族,其父徐鏓曾任四川夔州府(重庆市)同知。徐鏓先后娶了三位妻子,第一位妻子童氏,先后生了两位儿子,徐淮、徐潞,他们比徐渭大了二十多岁。第二位妻子苗氏,没有生育。第三位妻子,是徐鏓晚年纳小妾,就是徐渭的生母。徐渭出生百日后,他的父亲徐鏓就去世了,家族继续没落下去。按照古代的宗法制度,徐渭属于庶出,他的生母没资格抚养他,徐渭就由他的嫡母苗氏抚养,并且一直抚养到十四岁。然而,由于父亲的早逝(相对徐渭来说),两位兄长又比自己大了二十多岁,徐渭又是庶出,徐渭在这个家族中自然就没什么地位。更让年幼的徐渭伤心的是,他的生母童氏在徐渭十岁那年,被苗夫人逐出了家门,直到徐渭29岁时才把他的生母接回家中。这件事给徐渭留下了至死都无法抹去的伤害。正是这种家庭环境,给幼年的徐渭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对徐渭孤僻、敏感、缺少安全感、抑郁、偏执等性格的形成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2.少负盛名

徐渭出生时家族虽然已经逐步没落,但是,家族长期积累的重视教育的家风仍在。徐渭六岁开始读书,九岁能文,十岁时因一篇仿杨雄的《解嘲》而作的《释毁》,让他轰动整个绍兴城,被称为神通。二十多岁与越中名士陈海樵、沈炼交往颇深,徐渭与他们并称“越中十才子”。

3.折戟科场

徐渭少年时就扬名乡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骄傲、自负。才气早已声名远扬的少年徐渭自然对于当时流行的“仕途经济学”颇为向往。不过,徐渭的科场是否从来没有顺利过。少年就被乡里成为“神通”,但直到20岁才考取秀才。以后先后参加了八次乡试,但直到四十一岁也没能考上举人。当然,期间徐渭也遇到不少变故,二十六岁丧妻,三十七岁被直浙总督、平倭第一功臣胡宗宪请入幕僚做谋士。

4.不幸婚姻

二十一岁那年,徐渭为了摆脱给他带来很多不幸的家庭,入赘到潘家。这对于一个正常男人来说,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带有屈辱的味道。虽然入赘,潘家小姐对徐渭还是很体贴,两人婚姻也算是幸福。不幸的是,徐渭二十六岁时,他的妻子去世了。失去了妻子,徐渭再待在潘家也没什么意义了,徐渭为了生活做起了私塾老师,直到被胡宗宪请入幕僚。

5.运筹帷幄

被浙直总督胡宗宪相中后,徐渭迎来了人生最辉煌的时刻之一。嘉靖年间,东南沿海的走私势力与日本浪人相互勾结,危害东南沿海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徐渭对横行东南的倭寇之患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hhq.com/jbby/128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