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蚌埠市不少派出所频繁接到同一种警情
东升派出所及时送治一名精神病患者
9月2日上午,东升派出所民警在工作中了解到,辖区群众张某近几天精神病发作,不仅打砸屋内的物品,而且还会将物品扔出窗外。得知情况后,民警考虑到张某曾有发病伤人的行为,且在家不按时服药,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于是来到张某家中,做其家属的思想工作。经过民警的耐心劝说,张某家属最终同意将其送医。当天上午,医院接受治疗。
常坟派出所送治一名精神病人
9月5日14时许,常坟派出所接到辖区某村村干部的报警称:该村村民常某近期精神病发作,经常殴打其母亲及妻子,且追打过往群众,有严重暴力倾向。
接警后,民警立即赶到现场。发现常某的母亲坐在门前,头面部受伤出血,常某正在家中拿着木棍,打砸锅碗等物品。民警果断上前将常某控制,并将其手中的木棍拿走。经询问,常某有精神病史,因夏季温度较高,导致其精神病发作。
目前,医院进行治疗。
东风派出所及时送治一名精神病人
8月28日8时许,东风派出所接到报警称,在凤阳路立交桥旁有人需要帮助。接警后,民警迅速赶到现场。经了解,陈某系精神病人,近日病情复发,医院的途中,其再次发病。由于轿车内空间狭小,陈某家人无法控制陈某,便停车拨打求助。民警在了解情况后,及时协助陈医院进行治疗。
解放派出所依法处置一名肇事肇祸精神病人
8月16日,解放派出所民警在工作中了解到,龙河社区某工厂宿舍内有一名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周某,在家中乱砸东西,并殴打自己的母亲,其父母要求公安医院进行治疗。8月17日,民警来到周某的家中,在其父母的配合下,将其安全保护起来,医院,并配合家属办好入院手续。
里面无一不提到一件事,精神疾病
但令人有些难受的是,不过是病人,医院才能得到救治。
在蚌埠就是这样,很多精神病人是被家人看守在家中的,不到万不得已是绝不会把至亲的人因为精神疾病医院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
我国各类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超过万人——每13个人中,就有1人是精神障碍患者;
每人中,就有1人是重症精神病人。
而目前仅有精神卫生医生1.5万名,床位2万多张,得到有效救助者不足20%。
其余患者,大多数或游荡于社会边缘,或被家人用铁链、铁笼锁于一隅。
对于精神病人,中国卫生部门提出的口号是“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但现实是,不光在蚌埠,甚至全国都是一种尴尬的境地,无论负责“治”的精神科医生,还是负责“收”的病床,数量都远远不够。
整个社会对于精神病患的歧视、不理解,也向这个庞大的人群树起了藩篱。
世界卫生组织推测,到年中国精神疾病负担将占疾病总负担的1/4。
(图片源自网络)
而这种群体庞大,甚至会致命的疾病,却令众人讳莫如深,甚至连患者的家人也不愿直面。于是,大多数医院进行治疗的。
小医院的医务工作者。
小编先询问了抑郁症在蚌埠能不能治,他并没有给我推荐蚌埠,也没有推医院,而是直接把我指到了上海,甚至北京。
他直言,蚌埠这边能看,但是不行。
(图片源自网络)
而且,他也说道,很多人有这方面的问题其实是不会去看的,而且家人也会帮着隐瞒。
每年,医院的急诊都会接收到因为精神方面存在隐疾而走极端的病人。
最令人痛心的不是对这些病人无力回天,而是就算医生拼尽全力把他们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以后,他们还会选择再次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这个社会上,你似乎难以找到另一个群体,在至亲和邻人眼里如此多余。
这就是精神疾病的荒诞处。其他疾病不会这样彻底地破坏一个人的性情,改变他的人格,可精神病是可以的。当这些病人被遗弃时,他们早已具备了诸多被抛弃的理由,你无法责备那些抛弃他们的人。
(图片源自网络)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全国精神病患者中,91%大约1.58亿人从未接受过专业治疗。
里面还有60%的人口居住在乡村。相比城市,它的治疗条件更加薄弱。
而且,他们大多数是没有完成教育的,也没有良好的生存技能和心理储备,生活压力往往就成了导火索”。他们因为疾病而作出的举动,不仅伤害自己,更伤害别人。
尤其,现在很多人已经觉得“精神病”怎么成了犯罪的保护伞?
这也成了他们更加招人抵触的直接原因。
说起精神心理疾病,很多蚌埠人大都觉得离自己很远,但事实上,抑郁症这种危害人类心身健康、具有高自杀风险的精神疾病发病率并不低。
(图片源自网络)
最近几年,由于精神疾病而导致的社会治安事件频发,精神疾病的排查也开始的得到重视。
蚌埠不少的社区、街道都已经开始有了动作
对于医疗条件不太好的乡镇地区,也有专家定期去巡诊
小编了解了一下,医院咨询精神方面问题的人并不在少数。
而且,最令人担心的是,近几年,精神方面遭受折磨的群体已经扩散到学生群体。
经常听到的学生自缢的新闻,就在这个月初,怀远一16岁男孩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除了令人痛心,惋惜之外!
我们也必须意识到,必须严肃对待失望沮丧之类的精神状况。
同时,也要意识到有时候有些精神病的出现毫无征兆、毫无理由——每个人都会有紧张感、焦虑感、无助感、绝望感、孤单感、排斥感和无价值感。
生命中的大事能引发一段时间的抑郁:变老、最爱的人离世、情感创伤、身体疾病、失业等等。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这些危险因素和危险信号。
如果有问题,一定要及时就诊,不要自欺欺人。
有一句话现在有些理解了,深情不及久伴,也希望大家能够多关心你身边的人。
?本文由蚌埠论坛独家整理
觉得好就点下大拇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