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关系最亲密也最脆弱,精神病患者最可怜也最折磨人,多少患者被家人虐待抛弃。然而,张博文,一个钢铁般的硬汉、忠厚善良的男人,七年牺牲自我,细致入微照顾疯颠的妻子,不离不弃。妻子每日发病吵闹,有时大打出手,家里一片狼籍,张博文也从不对妻子发火,而却像对待孩子一样去抚慰。在他7年的婚姻字典里,每一页都写满了艰辛与奉献,他从不报怨,而是淡定乐观,让人敬佩动容。
鸟语蝉鸣,万木葱茏,合阳这个小城镇的每个角落无不折射出夏的激情和热烈。但对于合阳县王村镇南蔡村十五组张博文来说,这一切都与他无关。因为无论窗外多么美好,他都只能在家里,看护着患有精神病的妻子。而这样的生活,张博文已经度过了七个年头。
十月怀胎过度紧张 妻子精神严重失常
7月29日,笔医院精神科再次采访张博文,这个在别人眼中的“悲惨男人”,给人留下的印象却是快乐和豁达。
图1:妻子病情大有好转,对于张博文来说,没有比这更开心的。
作为笔者的我,医院与张博文见面,神情之中没有疲惫和麻木。妻子因为注射了镇静药物,这时候情绪稳定,安静地在病床上睡着了,不时会像孩子一样把脚蹬在被子上,可爱极了。因为接下来要进行采访,张博文再次察看了一下妻子的点滴,用手摸了摸点滴管上的调节按钮,“滴的快了,手臂会有酥麻的感觉,十分不舒服。”
图2:因为是镇静药的作用,妻子王海利安静了下来,像个孩子。
因为要时刻看着妻子,不能远走,我们在走廊里找了个板凳坐了下来。
说起7年来照顾疯妻的点点滴滴,张博文倒没觉得自己“牺牲了很多”,他对妻子满心的珍惜溢于言表。
“海利刚结婚那会是我们村数一数二的俏媳妇。”带着几分炫耀,张博文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结婚证,“这上面贴的是我俩现在唯一的合影,因为其它的都被她撕烂了!”一面一面地翻着结婚证书,开始回忆起他俩的故事。
图3:结婚证上的合影是张博文夫妻俩如今唯一保存完好的照片。
年3月9日这一天,张博文和王海利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下,步入了婚姻殿堂。婚后,他们跟村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外出打工,去过深圳、上海。因为不适应,他们回到合阳,他俩开了一家饭馆,还有了儿子,日子可谓是红红火火,一天一个样。他们计划着等攒下钱要在县城买单元房,像城里人一样住高楼。
但生下第二个孩子后,王海利发病了。她整夜止不住地干哭,哭声空洞而可怕,那时张博文还不知道实情,以为是产后抑郁症,哄一哄就过去了。直到后来,愈演愈烈,潜伏在妻子身上的病魔爆发了。
“当时我也觉得害怕,但我一点也不嫌弃她。”张博文医院。诊断为“癔症”,且医生说此病不可能根治,得慢慢来。
“我决心已下,不离开她半步”,张博文说,到第二年女儿一周岁时,妻子的病已严重到片刻都不能离身的地步。
图4:如今,铁栅栏将张博文一家人无情地隔了开来。
他先把妻子医院,医院。为了能长期安心的照顾妻子,张博文把他们苦心经营的面食店转让了出去,回到家后,一心一意照料起了妻子。可迫于生机,经人介绍,他又来到合阳公司,干起了采煤队检修工。
在合阳公司的五年时间里,他不仅从一名普普通通的职工跃升到“兵头将尾”的班组长,而且还得到了矿上的推荐,实现了从一名“农协工”到“正式工”的华丽转身。
回忆到此处,作为笔者的我很是清楚,无论是对待家庭还是工作,都与他那份坚持和那份执着是分不开的。
妻子挥刀撕扯打骂 七年没睡过安稳觉
医院鉴定,妻子王海利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医生说,这种病情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脾气显得异常暴躁,所以每个在她身边的人都要当心。
“妻子虽然疯癫,却在孩子面前表现的尤为顺从。有时,给她做好热腾腾的饭端到手上她偏不吃,无奈每次只能让俩娃上前去‘哄’妈妈吃。”张博文说。
因为妻子是这样的情况,家里很少来人,父母也不得以搬到邻居“自家叔辈”家闲置下来的的院子居住,一双儿女也跟着过去。这样一来,张博文和妻子王海利接触的时间最久,妻子也就把张博文当做最大的“敌人”,谁限制她,她就骂谁打谁。“开始不知道也没有防备,被她用菜刀砍了一次,砍到了肩膀上,幸亏伤口不深。这么多年,我也是一直精神高度紧张,可以说七年没睡过一次囫囵觉。”张博文说到这里还有些后怕,“我没什么,就是孩子受委屈了,俩孩子她几乎没怎么管过,特别是女儿一出生没吃过她一口奶。”
如今,在矿上上班,每月五六千块钱的固定收入,经济状况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妻子没有工作能力,两个孩子在读书,父母还要照料,其间的艰辛可想而知。
特别是妻子发起病来谁都不认,在他身上狂抓,发脾气摔茶碗杯盘,扯断电线开关,甚至……张博文没办法,只能任由她发泄,跟在后头收拾残局。
即便是这样,张博文也从来没想过要放弃妻子王海利,因为这是孩子的亲妈。“只要她能‘全全活活’(方言是平平安安的意思),咋样都行!”张博文说,每次下班回家看她不在家,就要四处寻找,生怕有什么闪失。
其实,张博文并不是没有脾气,孩子做错事了他会打骂,但他从来没有打骂过妻子。“她是个病人呀,她知道什么?”他总这样劝自己。
“其实和她相处,也是要有技巧的!”7年来,张博文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心得,“她首先是个人,其次才是病人,不要把她当疯子。”“不管她听不听得进去,反正她像小孩一样需要人家跟她唠叨。”每天一下班,张博文一边做饭,一边还得妻子在一旁唠唠叨叨。
妻子病情有所好转 相守相依直到白头
“张博文是天下难寻的好丈夫,村里的人都这么说。”
张博文七年的婚姻字典每一页都写满了艰辛与奉献,七年如一日做到这一切是何等的不容易!这其中的艰辛只有他一个人知道。
近几年来,张博文所在的矿上,对他和他的家庭采取了不同形式的帮助,同时,他的感人事迹相继受到《陕西日报》、《中国煤炭报》、《三秦都市报》及中工网、中国文化网多家媒体的 “你看她现在这样,已经比以前好很多了,今年休年假,我准备带她再去西安去瞧瞧,争取把根治了!”张博文对笔者说,妻子每次发病都有规律,一刺激就容易犯病,所以我每次很注意,今年犯病的次数明显少了,当时看到她发生这样的转变,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通过这段时间的照顾,她服药吃饭都好着呢,精神基本正常,我每天就像哄小孩一样照顾她,与以前不一样的是心里多了安全感,“现在都能给俩孩子辅导功课了!”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不离不弃七余载,张博文没有言苦,也没有述说无奈,他说:我要照看她到白头。七年对身为女人的王海利来说又意味着什么?我们无从知道,但我们相信,她一定不会后悔嫁进这个家,一定不会后悔嫁给这个名叫张博文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