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平素性格要强,追求完美。做事认真仔细。家人述婚后发现其有“洁癖”,经常有反复洗手,及反复检查等行为。高考前一个月因学习压力出现失眠,学习效率下降,休学三个月,最终勉强参加了高考,但高考成绩不理想。高考后逐渐恢复。刚参加工作时的一段时间心情良好,精力充沛旺盛,雄心勃勃,立志干一番事业。此情况持续有半年时间。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病患。
精神检查意识清,定向力完整,言谈切题条例,未引出感知觉障碍,有强迫观念及行为,坚信很多有害细菌会对孩子造成不利影响。坚称自己的孩子已经有了残疾,自己和孩子的父亲有罪,对不起孩子。情绪低落,有时激动,大声训斥家人。有自杀观念,否认有病,不愿意就医。于年3月12日首次来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经冯玉芳主任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经用拉莫三嗪,奥氮平等药物治疗一月余症状缓解,目前一直坚持服药,病情稳定。能坚持上班、料理家务、照顾孩子。
冯玉芳主任分析,许某所患疾病为双相抑郁障碍,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很容易误诊为单相抑郁发作。而单用抗抑郁药效果不好,或诱发躁狂发作,使病情复杂化。临床诊断为单相抑郁障碍的患者,有高达70%的患者属于双相抑郁障碍。误诊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轻躁狂没有被识别。一方面患者本人对轻躁狂症状不认为是病态,不会主动报告,甚至认为那时才是真正的的自我,感觉找到了“真我”。另一方面,临床医师更多 1、早年发病:25岁之前。
2、发作性心境不稳定:情绪变化快,一天或几个小时迅速变换。
3、抑郁发作伴不典型特征:如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4、抑郁障碍频繁发作:一年发作四次或四次以上。
策略二:从抑郁发作的附加特征寻找双相抑郁的诊断线索
1、抗抑郁剂治疗易于转躁
1、双相障碍家族史阳性
2、病前情感气质:病前精力旺盛。
3、病前边缘性人格障碍
策略三:从提高轻躁狂发作的识别能力入手,寻找双相抑郁的诊断线索1、烦闷性躁狂的识别:烦闷性躁狂在临床上比欣快性躁狂更为常见。表现:烦躁、缺乏理智、自控下降、易于激惹、冲动、焦虑、沮丧、活动性增高、思维过分活跃等。这些表现可以在抑郁相中间穿插或交替出现,易于被缺乏经验的医生误诊为激越性抑郁;临床上,使用抗抑郁剂后若烦躁激越症状加重,则应怀疑是否烦闷性躁狂,考虑是否换用心境稳定剂。
2、重性抑郁发作伴某些轻躁狂症状:如易激惹、随境转移、联想活跃、动性增高、言语增多等十分常见的临床现象,这种临床相称为混合状态
重视从重性抑郁障碍中甄别双相抑郁,对防止抗抑郁剂误用、滥用与过度使用,防止诱发躁狂发作,使病情复杂化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介绍冯玉芳,女,年7月生人,主任医师,精神三科主任。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本科,学士学位。从事临床一线工作二十七年,曾有7年内科临床与教学经验。在精神科及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见解。擅长心境障碍(躁狂抑郁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强迫症及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治工作,擅长青少年及中年人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曾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参加著书5部,有科研成果2项,其中1项获省级科学进步二等奖。现有在研课题1项。研究方向:情绪障碍。
社会兼职:现任山东预防医学中毒与临床急病防治分会创伤急救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司法精神病学的鉴定专家;青岛市劳动能力鉴定(精神科)专家;青岛市精神疾病的残疾鉴定专家。青岛市市北区政协委员;九三学社青岛市市北区委员;九三学社青岛市市北区四支社主委。
北京中医院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北京治疗白癜风有名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