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产后精神病 > 患病影响

罗永浩精神病是一辈子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16559.html

文/商业大咖研究院

罗永浩又来了。

近日,有消息传出——宣布进军电商直播的罗永浩,已与抖音达成合作,将在不久后正式官宣。据知情人士透露,除流量扶持外,合作涉及金额为万元,罗永浩也将很快在抖音中开启“带货之路”。

好事者说,以往老罗一带一路崩,直播圈的各位大佬,现在肯定慌得一批。

当然,这样的说法是玩笑话。老罗从不是一个缺乏话题和热度的人,这次直播带货自然闹出了大动静也在情理中。

对此,商业大咖奔研究院把人们评价罗永浩带货的,一些比较有意思的说法整合了一下:

年过半百,这是老罗输不起的最后一战吗?

罗永浩直播带货骂得赢粉丝吗?会不会找粉丝约架?

失信老赖罗永浩的再度创业,胜算几何?

当然,也有人说:

老罗这是活明白了,理想不能不当饭吃,但是直播带货可以。

老罗带货,我决定把下载一个抖音。

罗永浩这不是屡战屡败,是屡败屡战,我下次一定支持。

......

可以看出,这些完全对立的言论,正如同罗永浩饱富争议的人生,毁誉参半,但不变的是,他仍然特立独行。

这不,对于他一些恶意评论出来后,老罗在3月19日的微博里进行了回应。老罗还是如此直爽——

冠状病毒一阵子就过去了,但精神病是一辈子的事儿。

其实,谁都无法定义罗永浩,包括他自己。

不过,不管是罗永浩,还是其他任何人,身处这个商业时代,很难不作为一个商业符号来量化。

就事论事,是一种较为客观的方法论,但不是一个深远的思维方式。

今天,我们不谈罗永浩个人问题,只谈谈罗永浩作为一个商业符号,他直播带货的背后,是什么趋势和力量在驱动。

01

罗永浩能带来什么?

凡事不要先入为主,罗永浩这次带货能否成功,我们先不着急下结论,但完全可以研究其中的商业逻辑。

第一个问题:罗永浩能带来什么?

在罗永浩微博里,对这次带货有以下一条综述:

在这段话里,罗永浩说出了自己直播的原因、带货的商品、以及表明了决心。

通篇一看,很多人容易老罗带货的原因,但其实这最为重要。

在这份招商证券著名的报告里,商业大咖研究院摘录了比较重要的一段,引文如下:

后电商时代,电商研究从互联网思维向零售思维转变,平台电商变现方式从流量变现向效率提升转变。直播作为提升电商人货场效率匹配的方式之一,若能在保证同样GMV增长下带来效率上的改善,即渠道费用低于原有渠道,则商业模型能跑通,否则直播电商为伪命题。

这其中,关键信息点是两个转换,即——互联网思维向零售思维的转换,从依靠流量向效率的转变。

通俗点说,在互联网红利时代逐渐过去后,流量见顶,中场哨声已经吹响,下半场就到了把流量变现的争夺战。

这样的观点并不新鲜,但这确确实实是一个趋势。

反观老罗这一路走来,从流量样本来说,无论是他早些年创业,在新东方与俞敏洪充满戏剧性剧情,还是后来博牛网、锤子科技的再创业。

罗永浩的事迹,可以说是理想主义者的奋斗史,更可以说是一种更高级的网红吸睛方式。

毫无疑问,罗永浩这些年的事迹引来了大量拥簇,从引流上说,他非常成功。

但失败的是,罗永浩对自己流量变现的尝试,都失败了。比如,人们熟知的手机,或是后来电子烟。

当然,老罗的失败,天灾人祸的因素有,但最重要的,他缺乏一个完整的商业运作体系。

从商业角度来说,当下的商业模式逐渐成熟,有很多人感叹生意不好做,为什么呢?

是因为市场需求、产品技术、营销能力,这些曾经有一样就可起势的东西,现在变成了缺一不可。

也正是这些原因的制约,罗永浩作为独立的商人,确实乏善可陈。

但是,如果仅仅把老罗当做一家公司的商业元素,他的引流能力,以及内容提供能力,一直是最顶级的那一档。

这一次,在很多人唱衰罗永浩的时候,逻辑的出发点已经偏差了——

很明显,人们仍将他看作商人,但是这一次,在贴出直播的商务合作后,他乐于把自己定义为一个商业元素。

因此,各大直播平台先后联系上了罗永浩,也就不奇怪了。

02

罗永浩潜在的变现方式

那么,作为一个商业元素,罗永浩就没有短板吗?

答案是肯定的。

老罗最直接的难点,是三个:跨界、货品、供应链。

这些难点,变成问题——

讲好相声的人,就能踢足球吗?

或者是,罗永浩能卖出口红吗?

罗永浩连锤子都搞不明白,货都发不出来,带货他行不行?

不得不说,这些质疑是存在的,罗永浩要带货,无法回避这些问题——

但前提是,罗永浩要像李佳琪一样带货。

剑走偏锋,在商业上不完全是一个贬义词,一切以往被证明是成功的商业样本,都不完全是成功的唯一式样。

说到这里,有必要引出现阶段第二个,及第三个趋势——

现阶段,消费主义主义盛行下,人们忘记了消费的根本是需求。

现阶段,在短平快的销售模式下,企业也逐渐混淆了品牌建设与销售推广的界限。

总结起来,这些年消费观的改变,从需求——了解——购买,到后来转变为需求——认同——共情——购买,这是一个良性进步。

但现在受消费主义浪潮影响,加上饱富煽动力的直播网红“买买买”的渲染,人们消费的出发点错乱,渐渐把消费当做作了一种狂欢。

这样的浪潮,无论对广告业、商家、以及个人来说,都是一次倒退。

从这点上说,直播行业仍旧是一个风口,但是这个风口,还远远未成熟到针扎不进的程度。

进一步说,对越来越多的直播带货平台来说,内容端仍然需要很大的提升——这场狂欢,很容易让人厌倦,也具有恶性的风险。

当然,这也并非说明罗永浩在直播中一定能带来更好的内容素材,但是罗永浩显然是一个具有更大可能的人选。

每一个行业的发展,都将从粗放到精细的过程,这是一个趋势。无论商业模式如何变化,即使少数时间里无可避免的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风潮,但整个行业都将会回到正轨上来。

那么,问题也随之而来——

如果罗永浩能提供更优质的内容直播,那么他这样的传播效果,真能真正提高转化率,卖出更多货品吗?

商业大咖研究院认为,这得分两层来看。

如果罗永浩如果真按以往的带货方式,靠卖书、数码产品、甚至平价生活用品,在同质化严重的直播带货路上,难免吃力不讨好。

更重要的是,用户画像也对老罗不大善意——

你很难想象老罗的粉丝,这一批中年男人有胆子在看直播后背着老婆花几千块去买一款数码产品。

当然,从令一个角度说,罗永浩却大有可为——

如果罗永浩走广告路线,从直播零售的桎梏中跳出来,去做品牌建设,不以量化的销售额来定义自己,那么这场直播,也将在广告业内刮起一道新的暴风。

但这所有的一切,仍需时间去考察最终的效果。

03

为什么是抖音?

罗永浩的话题说完后,再谈谈很容易被忽略的抖音。

在发稿之前,已传出消息,说快手曾私下与罗永浩寻求合作,报价1个亿。

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快手和抖音,为什么会对罗永浩这个门外汉开出如此优厚的条件,甚至争得头破血流呢?

说到这里,有个东西不得不谈:马太效应。即强者恒强,在一个渐渐成熟的行业里,资源往往被头部的企业占据。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

据QuestMobile数据,短视频在春节期间的日均活跃用户增量排名第一,超过万,其中抖音的增长略高于快手。而早在节前,抖音就已经官宣DAU达到4亿。

年,大家也逐渐开始意识到一件事:

在娱乐消费市场上,抖音和快手平台正在成为真正的“王者”,它们收割了巨量的用户和他们的时间,并且通过不断添加新的内容形态和产品功能——中长视频、直播、电商、游戏、知识付费等,将用户花费在其它产品上的时间源源不断的吸过来。

这点与前文已经提及——当一个行业,尤其是互联网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来说,流量会见顶。即使强如抖音快手,也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难题:新增用户带来的流量收入,现阶段也很难作为一家公司的营收增量了。

那么问题来了,在盘子做大以后,接下来就是吃好蛋糕的问题。

对此,率先发力的是快手,在这几年,快手推出直播带货,在自己生态圈里,构建起了自身的电商闭环,营收的占比也节节攀升。

当然,抖音从去年期间,也开始在直播领域发力。年初,抖音直播的月流水约在2亿左右,一年过去,这个数字已经翻了数十倍,到年底几乎已经追平快手直播的单月流水收入。

不过,抖音直播带货却有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比如,在抖音近期推出的种草排行榜中,里面有头部网红李佳琦,也同有一些素人——令人诧异的是,这些素人甚至只有千余粉丝。

这一切都来源于抖音的算法机制。算法机制,非常不好评价,这也不是重点。

重点是,在算法机制下,任何大网红在抖音,都面临着雪崩的危机,甚至说:

在抖音,粉丝只能证明过去,但无法预测未来。抖音最大的网红,实际上是抖音自己。

也因为这些潜在弊端,加上抖音没有像快手一样的电商闭环,抖音的收入主要仍来源于广告和流量,而非带货。

这也说明,抖音与罗永浩的合作,真是一次势在必行的尝试,毕竟,无论从带货出手,还是从广告收入来说,抖音都需要一个代言人,来开拓和构建自己的商业闭环。

毕竟,在直播电商三国争霸(抖音、快手、淘宝)时代下,抖音的这一种弊端,很可能被对手无限放大,成为一个致命伤。

?END?

我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hhq.com/hbyx/158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