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门诊:
产科病房:
(产前区)
产科病房:
(产后区)
妇科门诊:
妇科病房:
婚检中心:
4.血型:女方血型是O型,而丈夫血型是非O型;或女方血型为Rh阴性而丈夫血型为Rh阳性者,则会出现母婴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溶血症。
5.患有内科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脏病、肝炎、贫血、内分泌疾病等。
6.有过异常孕产史:如流产次数过多;有过早产、过期妊娠及各种难产;分娩过巨大儿及低体重儿、先天性畸形儿;有手术产及有子痫前期症状或子痫病史者等。
7.多年不育经治疗受孕者。
(二)孕期高危因素
1.妊娠期异常情况: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孕期出血、胎盘异常、过期妊娠、羊水过多、胎儿过大或过小、胎儿宫内窘迫、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盘位置异常、母子血型不合。
2.妊娠期估计分娩有困难:如骨盆狭窄、胎位不正、脐带异常、头盆不称以及可能出现产后出血、产后感染或产后休克等。
3.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肾脏病、糖尿病、病毒性肝炎等。
4.病毒性感染:如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风疹病毒等。
5.妊娠早期接触有害物质:如放射线、农药、化学毒物及服用对胎儿有害药物。
6.其他情况:巨大儿、多胎妊娠等情况。
孕妇中高危妊娠的比例约为10~20%,高危孕妇和新生儿的发病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因此,对每位孕妈妈来说,医院检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及时有效地控制高危因素的发展,防止可能导致胎儿及孕妇死亡的各种危险情况出现,安度孕产期。
十、临产的征兆
1、阵痛。孕妇常常出现腹痛,一开始间歇时间长而且不规律,腹痛持续时间短。一旦阵痛变得有规则,间歇5-6分钟,持续30秒以上,医院待产。
2、见红。当阴道排出带血的粘液,称为见红,这是分娩即将开始的一个比较可靠的征象,但需注意阴道流血量超过月经量,有可能为前置胎盘,医院。
3、阴道流水。腹痛前出现阴道流水是胎膜早破的表现,这时一定要尽可能平躺,有条医院。
十一、产褥期保健
产褥期母体各系统变化很大,虽属生理范畴,但子宫内有较大创面,乳腺分泌功能旺盛,容易发生感染和其他病理情况。需要注意清洁卫生,加强产褥期护理,使身体尽快恢复。
1.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建立良好的休息环境,注意卫生。室内温度适宜,18~20℃,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即使在冬季也要有一定时间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但要注意避免直接吹风。产后阴道有恶露排出,要注意保持外阴部清洁,每日用温开水洗外阴,勤换内裤与卫生垫。大小便后避开伤口,用清洁卫生纸从前向后擦净,注意不要反方向,以免肛门周围细菌逆行造成感染。
2.注意情绪变化
经历妊娠及分娩的激动与紧张,产妇精神极度放松;对哺育婴儿的担心;产褥期的不适等均可造成情绪的不稳定,尤其在产后3~5天,可表现为轻度抑郁,应帮助产妇减轻身体不适,并给予精神关怀、鼓励、安慰,使其恢复自信。
3.饮食
由于分娩时体力消耗大,身体内各器官要恢复,产妇的消化能力减弱,又要分泌乳汁供新生儿生长,所以饮食营养非常重要。产后1个时可让产妇进流食或清淡半流食,以后可进普通饮食。食物应富有营养、足够热量和水分。若哺乳,应多进蛋白质和多吃汤汁食物,并适当补充维生素和铁剂。
4.排尿与排便
警惕产后尿潴留,在产后5日内尿量明显增多,应鼓励产妇尽早自解小便。产后4小时即应让产妇排尿。若排尿困难,应解除怕排尿引起疼痛的顾虑,鼓励产妇坐起排尿,可用热水熏洗外阴,用温开水冲洗尿道外口周围诱导排尿。下腹部正中放置热水袋,按摩膀胱,刺激膀胱肌收缩。重视便秘:应多吃蔬菜及早日下床活动。若发生便秘,应口服缓泻剂、开塞露塞肛或肥皂水灌肠。
5.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
每日应在同一时间手测宫底高度,以了解子宫逐日复旧过程。测量前应嘱产妇排尿,并先按摩子宫使其收缩后,再测耻骨联合上缘至宫底的距离。
6.乳房护理
推荐母乳喂养,必须正确指导哺乳。于产后半小时内开始哺乳,按需哺乳,生后24小时内,每1~3小时哺乳一次。生后2~7日内是母体泌乳过程,哺乳次数应频繁些,母体下奶后一昼夜应哺乳8~12次。让新生儿吸空一侧乳房后,再吸吮另一侧乳房。第一次哺乳前应将乳房、乳头用温肥皂水及温开水洗净,以后每次哺乳前均用温开水擦洗乳房及乳头。
7.产后锻炼
产后要适当活动,进行体育锻炼,有利于促进子宫收缩及恢复,帮助腹部肌肉、盆底肌肉恢复张力,保持健康的形体,有利于身心健康。产后适当休息,卧床最好侧卧,多翻身,尽量少仰卧。生产24小时后就可以锻炼,不用器械,躺在床上即可进行。开始应有人协助,以后慢慢自己做。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可做些:俯卧运动、仰卧屈腿、仰卧起坐,仰卧抬腿,肛门及会阴部、臀部肌肉的收缩运动。简单易行,根据自己的能力决定运动时间、次数。注意不要过度劳累,开始做15分钟为宜,每天1~2次。
8.健康查体
产后42医院进行一次全面的产后检查,以了解全身和盆腔器官的恢复及哺乳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和及早处理,防止延误治疗和遗留病症。如有特殊不适,则应提前检查。
9.产后用药
母体服用的大多数药物都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乳汁,影响乳儿。因此,产妇服用药物时,应考虑对婴儿的危害。有些药物哺乳期不能应用。如红霉素可引起乳儿的肝脏损害,出现黄疸;氯霉素可使婴儿出现灰婴综合征;链霉素、卡那霉素可引起听力障碍;四环素可引起乳儿牙齿发黄;磺胺药可引起肝脏和肾脏功能的损害;氯丙嗪和安定也能引起婴儿黄疸;灭滴灵则使婴儿出现厌食、呕吐;利血平使乳儿鼻塞、昏睡。
10.产后美体
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