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本来是想写写月亮的,但演员乔任梁去世的事件一口吃掉了大众包括我心中明亮的圆月----写写抑郁症显然更有意义。
温斯顿·丘吉尔,曾把自己的抑郁症称为“黑狗”。每到冬天,这只“黑狗”便会更加张狂,让丘吉尔痛不欲生。
很早之前就开始 抑郁症人士使用最多的滤镜是:Inkwell、Crema和Willow;健康人士最多使用的滤镜是Valencia、X-ProII和Hefe。
反过来,通过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图片及其使用的滤镜,也有助于测出哪些人有抑郁症迹象。
~治疗抑郁症~
当前,常用各种抗抑郁药属于“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它通过提升大脑中的神经递质血清素水平起作用,即可以限制血清素被突触前神经元再吸收,由此帮助脑细胞更有效地传递和接收化学信息,并提升人的情绪。
可是,SSRI类抗抑郁药的效果一般,起效率为40%-60%;减缓率仅为35%-40%;且1/3的患者会在治疗期间反复发作。
并且,SSRI类药物的副作用也很明显,如失眠、眩晕、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嗜睡、恶心、增重等。最令患者痛苦的是,常常需要吃药一两个月才能起到一些缓解症状的效果,而等待起效的这段时间内,患者的心情和精神都依然很痛苦,如果产生自杀念头则格外危险。
看起来,SSRI并不是最佳治疗方案,所以,除了寻找新的药物类型以外,各种新技术也开始尝试在这一领域大显身手。
1)新型抗抑郁药,1天内起效,副作用小
大脑中,存在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类型的神经递质。兴奋性神经递质负责刺激大脑,而抑制性神经递质则负责使大脑冷静下来、平衡情绪。
据此推测:抑郁症患者脑中特定区域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不够活跃,因此,减少抑制性神经递质是最有效的抗争病情的方式。
于是,美国马里兰大学的ScottThompson带领团队将目光转向另一种抑制性的神经递质——伽马氨基丁酸(GABA)。他们通过一类叫做GABA-NAM的化合物来减少通过GABA神经递质传递的抑制性信息。通过抑郁症老鼠的试验,发现这类化合物不仅可以在24小时内平衡不同类型的神经递质的工作、从而稳定情绪,而且可以将副作用减至最小,即只影响负责情绪调节的大脑区域。
如果这类药物在人类患者身上也起效,则可以迅速消除抑郁症状,并最大程度减少副作用。也就是说,患者不需要漫长地等待药物起作用,并忍受药物副作用了。
2)虚拟现实技术,可缓解抑郁症
当人们被焦虑和抑郁情绪笼罩时,会倾向于过度地自我批判。因为,有必要教会患者如何对自己更和善、更宽容。
基于此,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与西班牙同行合作,开发了一种虚拟现实游戏。
15名年龄在23岁~61岁间的抑郁症患者,戴上这种虚拟现实头盔后,便成为一个虚拟化身,与虚拟环境中的人物互动。比如,患者在其中与一个情绪低落的虚拟小孩交流,学会如何向小孩表达同情心。程序设定该小孩会对患者的话产生积极反应,逐渐停止哭泣;然后患者反过来变成那个虚拟小孩,从小孩的视角来感受整个交流过程。
每名患者接受3次这样的虚拟现实治疗。一个月的疗程后,9名患者的症状出现缓解,其中4名的抑郁症严重程度明显下降。
上述初步研究的积极结果,有望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但还需要进行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完善这种疗法,并推向市场应用。
3)纳米机器人,辅助治疗抑郁症
一项更前沿的抑郁症治疗方法——纳米机器人,正在显示它潜在的威力。
以色列拉马特甘巴伊兰大学和以色列赫兹利亚跨学科中心的科学家,利用DNA折叠的结构制造出空腔壳结构的纳米机器人。
首先,将抗抑郁药物经过化学处理,使用氧化铁颗粒将药物“锁住”,放入纳米机器人的空腔壳中。
然后,用一个电磁铁加热并破坏DNA结构的壳,从而释放出药物。
而上述过程,已经可以利用人类脑电波来控制。科学家们设计出一种计算机算法,来探查人类大脑是否处在复杂的思维活动变化中。当患者戴着的传感器帽子探测到大脑活动变化时,计算机将触发上述电磁铁,解锁注射进患者体内的纳米机器人,从而释放药物。
除了抑郁症,对于不同的神经系统疾病,比如癫痫、精神分裂、注意力缺乏症等,可以根据需求调整机器人,进而依据不同的大脑活动征兆来释放不同药物。
有人说,能得抑郁症的人,都是心地善良的好人。
他们对自己要求高,也要求自己迎合他人、包容他人的能力也高。
他们希望一切都是完美的,包括自己对他人的态度,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因此,他们更容易对自己产生苛刻要求,也更容易对现实失望。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产生巨大落差的几率也就更大。
对他人构不成情绪影响的事情,对他们则非常有可能成为激活“非适应性基模”的应激事件。
悲剧,也就因此发生。
演艺界明星多数为表演型人格,他们的成败是需要通过他人的认可来实现的。而“他人的认可”是极其不确定的因素,可以一夜间把你捧上天,也可以顷刻间把你踩下地。
再加上新人辈出和大众群体口味的不断变化,任何明星都无法保证自己时刻处在“当红”状态,有可能在爆红和低潮之间出现心理落差,进而严重影响情绪。
另外,还有一些明星因为过去投入地出演比较抑郁甚至变态的影视剧角色,做不到收放自如地抽离,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不小心就触发了抑郁症的开关。
附录:83位罹患抑郁症的中外演艺界明星
1.戴安娜王妃(~):得过4次抑郁症。症状时轻时重。诱因一是对婚姻的失望,与查尔斯的感情不和,貌合神离。其次是生育两个王子,尤其是生育威廉王子后,戴安娜出现了严重的产后抑郁症。
2.崔永元:的重度抑郁症人所共知。他说:“抑郁症离我很近,近得像亲兄弟,医书上描绘的大部分病症我都具备了,还有即兴发挥的部分。差不多有四五年的时间,我抑郁并活着。虽然国家P每年都增加,可我就是高兴不起来,满脑子都是极限运动。抑郁症病人有多苦,不说也罢。”
3.白岩松:经历过非常糟糕的失眠长达一年,体重从80公斤降至55公斤。他说:“你想想,我和我夫人是用笔来沟通,你就知道到了什么地步。”那是抑郁症,天天在想的就是自杀。年悉尼奥运会直播的巨大成功,令央视名嘴白岩松在感受到荣耀的同时,又陷入了一段艰难的低谷期,并再次淡出公众视野长达一年之久。对此,白岩松曾说:“对任何事情失去兴趣,有强烈的悲观感绝望感,一种深深的失望。”
4.李咏:在年的11月纪实传记体图书《咏远有李》的发布会上,自曝患有抑郁症。
5.言慧珠(~):北京人,蒙族,著名京、昆剧表演艺术家。言菊朋之女,梅兰芳之徒,俞振飞之妻。文革中受排挤批斗,在卫生间用白绫悬梁自尽。
6.小白玉霜(~):中国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由于“四人帮”的迫害,含冤死去,时年45岁。
7.严凤英(~):安徽桐城人,著名表演艺术家,以主演黄梅戏《天仙配》闻名。年4月7日夜被迫害自杀。
8.赵丹(~):患有抑郁症。周璇的好朋友,中国早期著名表演艺术家。代表作有《马路天使》、《林则徐》等,文革中被关押5年,几尽精神崩溃。自杀身亡。
9.顾而已(~):江苏南通人。著名电影艺术家。执导过《小二黑结婚》、《天仙配》等影片。
10.上官云珠(~):曾在《乌鸦与麻雀》、《早春二月》等片中饰演角色,年被迫害,万念俱灰,跳楼自杀。
11.阮玲玉(~):是中国默片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演员。然而和张达民不幸的婚姻,以及和唐季珊纠缠不清的情感,让她的内心充满了伤痛,阮玲玉应该是一个最典型的抑郁症例子,为情所困,为情所伤,最后又为情而亡。情感危机可能会让一个人瞬间就陷入抑郁状态。
12.张国荣(~年):患抑郁症已有20年,事业与感情是患病的主因。他在自传中写道:“记得早几年的我,每逢遇上一班朋友聊天叙旧,他们都会问我为什么不开心,脸上总见不到欢颜。我想自己可能患上忧郁症,至于病源则是对自己不满,对别人不满,对世界更加不满。”
13.陈宝莲(~):一代艳星陈宝莲刚坐完月子,就从上海市静安区南阳路一幢公寓的24楼跳下去,自杀身亡。家属在追忆其生平的时候,公开了陈宝莲跳楼自杀的真正原因是产后抑郁症。
14.郑秀文:年拍《长恨歌》时曾患上抑郁症。据她自己所言,每天的她都很紧张,心绪复杂到几乎崩溃,最严重时足足有两个多星期,她不愿说话,只能以文字与人沟通。后3年处于休息状态,至今家中终日紧闭窗帘,大夏天偶尔出门还要穿上厚外套,举止十分失常。
15.张可颐:出演完《长恨歌》的‘王琦瑶’后,回到生活中的她依然连笑都没有,为了调整自己近两年几乎从荧屏上消失了,据悉受到抑郁症的困扰。
16.张家辉:在云南拍完《红河》后患上抑郁症,因为发觉无法以个人意志战胜情绪低落、多疑、无动力、脚冷及失眠,最终不得不求医。
17.李俊基:年7月在为其主演的影片《FlyDaddy》做宣传时亲口透露自己曾患过抑郁症的事实。他表示自己因拍摄《王的男人》一夜成名,背负起了巨大的压力,人们对自己过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