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精神病的报告并不鲜见;该病发病突然,据估计每名产妇中约有1~2名罹患该病。另一方面,妊娠早期精神病的报告则相对较少见。
MartaA.Balinska医生报告了一例病例:一名产妇首次妊娠流产后出现精神病性症状,6个月后再次怀孕,此次妊娠期间精神及躯体状况均急剧恶化,导致终止妊娠。病例发表于7月1日的PsychiatricTimes。
上述病例看似平淡无奇,但却隐藏着一个疑问:患者第二次妊娠时的精神病是上一次产后精神病的延续,还是一次独立的产前精神病发作?另外,这一病例是否蕴含更多的临床启示?
病例
C女士,40岁,初产妇。患者6个月前曾早期流产(妊娠4~5周),后出现严重焦虑及精神病样症状,其间曾就诊于3名精神科医生及1名妇科医生,使用氯硝西泮治疗焦虑症状。此后数次,患者一旦自感怀孕,即骤停所有药物,导致治疗方案屡次变化。本次妊娠4~5周时诉极度焦虑、恐慌,存在妄想、抑郁及强烈自杀观念症状。既往存在长期神经性厌食及抑郁史。
基于患者本次的表现,使用苯二氮?类药物改善其焦虑症状,但由于胎儿风险而停用。鉴于C女士整体状况不佳,精神科医生建议其卧床静养。10天后,患者从乡下返回城中居所,症状显著恶化,伴有严重便秘、失眠(每晚睡眠1~2小时)及剧烈晨吐,体重大幅下降。C女士相信,自己的躯体及精神状况已难以将妊娠坚持到底,进而出现暴力性自杀观念(产后精神病常见),不能进食进水,极度虚弱至无法站立行走。曾在流产前的一次咨询中昏倒。第10周时终止妊娠。
终止妊娠后,C女士胃肠道症状消失(此前至少5周未排便),并接受氟西汀、氯硝西泮、奥氮平联合治疗;其BMI及睡眠改善,但其整体精神状况仍在稳步恶化,对终止妊娠感到强烈的悲痛与内疚。
……
两年后,在数次幻视及幻听发作后,C女士最终被诊断为双相障碍Ⅱ型,很好地解释了之前妊娠期间及流产后的严重症状。一名双相障碍专家基于C女士针对其长期症状的描述(包括对抗抑郁药治疗无应答)做出了以上诊断。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次妊娠结束及第二次妊娠期间,C女士并未接受针对双相障碍的筛查。
讨论
双相障碍可影响妊娠后期或产后精神状况,但症状恶化也可发生于妊娠早期(前三个月);双相障碍女性患者于妊娠期出现精神症状的风险高于其他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但患者发生产后精神病的风险低于双相障碍患者。
进食障碍也与双相障碍密切相关。尽管原因不明,但有神经性厌食病史的女性更倾向于采取流产手段。终止妊娠的女性中,多达40%曾至少经历一次性虐待/躯体虐待;此外,进食障碍与性虐待史之间的关联也已得到验证。
C女士符合以上多个风险因素。另外,妊娠剧吐可能导致慢性便秘,而未经有效治疗的厌食(伴随强烈病耻感)及上述症状则导致了患者强烈的躯体痛苦。
那么,C女士的精神症状是由于妊娠或流产而诱发,还是两次独立的发作?这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数据表明产后精神病可能是“双相障碍的一种鲜明表现”,由产后激素的巨大变化所引起。若C女士在第一次流产后或第二次怀孕开始时即接受了双相障碍的筛查,那么她可能已接受了恰当治疗并从中获益,尤其是电休克治疗(ECT),一种妊娠期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事实上,在确诊为双相障碍后,C女士也确实接受了ECT治疗,数年来对药物治疗应答欠佳的抑郁终于得以改善。40岁的C女士原本有望顺利度过妊娠期,而无需终止妊娠。
结论
双相障碍的全球终生患病率为0.3%~1.5%(Ⅱ型女性患病率略高于男性),女性的神经性厌食症患病率为0.3%~1.0%,那么我们将面临一个庞大的产前及产后精神病风险群体。妊娠期及分娩前,罹患双相障碍和/或神经性厌食的女性应仔细评估个体的严重精神病风险。
围产期精神病学值得更多的白癜风医院杭州哪家好北京看白癜风那家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