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到底能不能结婚,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仅仅是因为生病了就剥夺了他们结婚的权利,这显然是违背伦理道德的,因此我们必须正视精神病患者对婚姻的要求,但同时又不得不与一般人区别对待(精神疾病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家属在对待患者婚姻的问题上,往往比患者本身更心急,他们会想尽各种办法让孩子成家,然而这些办法却是自私和不负责任的。家属们最常见的想法有“瞒天过海”和“结婚冲喜”两种。
第一、瞒天过海。很多家属在发现自己孩子得了精神病之后,不仅不积极治疗,在他人面前对患者病情进行隐瞒或避重就轻,而且还想方设法地让孩子早点结婚。这种做法不管对哪个家庭都是及其不负责任的,它会影响夫妻的感情造成家庭矛盾,进而造成病情的恶化。
第二、结婚冲喜。只是典型的封建迷信思想,传统观念认为,家中如果遇到什么不幸的事,办件喜事冲冲喜就可以了。家里孩子得了精神病,只要结了婚,冲冲喜就能恢复了。这种行为也是非常荒谬的,不进行科学治疗,依赖毫无根据的理论反而会陷入更大的悲剧之中。
以上两种行为都存在试图掩盖病情的情况。我国《新婚姻法》规定的“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中并未包括精神病(重性精神病患者在发病期间可能存在民事行为能力受损不适宜结婚,但是痊愈后是可以登记结婚的)。因此,患者和家属在法律的角度上是没有必要隐瞒的。
这时候可能会有患者会问,我不是因为法律上的原因选择隐瞒,而是怕告诉对方我有精神病后会弃我而去,没有哪个人愿意嫁给(娶)一个精神病为结婚伴侣吧。这也没必要担心,就算隐瞒成功结婚了,总有一天也会被发现,那时对双方造成的伤害只会更大。
恋爱需要双方坦诚相待方能走得持久,那么精神病患者在恋爱阶段该怎么向伴侣告知自己的病情呢?
首先,交往前期,保持沉默。如果是刚刚开始交往,建议不要过早地告诉对方,一是病情是你的隐私,没有必要告诉一个尚未了解全面的人,二是交往开始阶段,双方感情建立地还不够深厚,选择在这个时间段告知对恋情的发展没有好处。
其次,恋情深入,最好尝试。随着了解的加深,恋情进入稳定阶段,此时选择告知对方是最佳时期。选个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平静而坦然地告诉对方,重新给TA一次选择的机会,如果成功,恭喜你,你将得到一段美满的爱情;如果失败,同样恭喜你,你排除了一个并不真正爱你的人。
最后,结婚前期,必须告知。结婚前是你最后的机会,如果这个时候还保持沉默,那么你要有充足的准备去面对你的隐瞒带来的一系列不可预知的后果。
最后的最后,小健衷心祝愿世间的每一对情侣都能终成眷属!(相关阅读:精神疾病婚前是否要告知?从伦理和法律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