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30%左右,但产后抑郁的状况,很多人都会有。就像宝宝一出生就要哭泣一样,初为人母的妈妈们,也会有伤感的体验。从孕期享受熊猫级别的被照顾,变成现在要去照顾一个肉乎乎的小玩意,状况的差异带来无助担心、失落感等等,都会产生伤感的情绪。再深层次的来说,实际上很多有产后抑郁的妈妈,都是内心的某些没有处理的情结被激发了。
◆案例分享:新妈兰兰,情绪抑郁兰是一个女儿刚4个月的母亲。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妈妈的情绪相对来说还好。坐月子的时候,因为感觉婆婆对孩子有点冷落(因为婆婆更希望是个孙子,但还是接受了现实),因此心存芥蒂。丈夫事业比较忙,休息了三天就出差了。有一天晚上,兰兰在看着自己女儿的时候,忽然产生一个想法,她特别想把自己的女儿掐死。她被这样的想法吓坏了,但又不能对任何人说,因此,她自责,挑剔,无故的哭泣。她开始指责身边的任何一个人,指责自己的丈夫没有陪自己,指责婆婆对自己不好等等。情绪很多时候失控,并破坏了家里的一些东西。兰的丈夫不能理解她,这更加的让兰痛苦。她一会儿像个无助的孩子,一会儿像个蛮横的女人。在这样情形发生一个月后,兰来见了我。◆心理师分析:4点建议缓解抑郁1.肯定新妈妈的感受我肯定了兰兰的感受,并明确告诉她,这是产后抑郁症的表现。在后来的讨论中,兰兰说出了她的恐惧。兰兰是家里第三个女儿,上面两个姐姐,下面有个弟弟。本来父母都希望自己是个男孩子,然而兰的出生令他们失望,因此兰从小的价值感不高,她感觉父母并不是很爱自己。兰非常努力地证明自己的价值,因此忍辱负重的去讨好身边的人。当她生了女儿的时候,内心的低价值感又一次被激发了,她不知道怎么样去处理内心冲突,就开始迁怒身边的人。而之所以敢迁怒,是因为在怀孕的时候,家里人给予太好的照顾,让兰兰产生了一个强烈的错觉。当公主变成灰姑娘,那种挫折太强烈了。兰兰把所有的东西归纳为应该不应该,因此,她在自己的幻觉和理智之间徘徊。这就表现出委屈、愤怒、以及自责的情感纠结。这样的纠结让她无所适从,更加期待身边的爱自己的丈夫来帮自己解决。方向错了,离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越来越远,当然,也给身边的人带来很多烦恼。她又一次的把自己变成了不受欢迎的人,这好像是宿命一般。但那样了,反而自己不害怕了。因此,她一直在重复这样的恶性循环,这也符合心理学一个定律:心想事成法则。产后抑郁的解决方案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但那是很痛苦的,因此,寻求专业帮助就很重要了。有一些人会自己修复,那就是懂得自我觉察的人。当兰与医生进行探讨,意识到她自己的问题后,通过一些自我调试,慢慢的,终于走出了产后抑郁的阴影,甚至解决了她童年的创伤体验。2.抑郁就是无力感、无价值感和绝望感的体会很多妈妈,在生了宝宝以后,会在无意识中重复自己幼年的被抚养的体验。许多时候,特别想改变,反而变成是强迫性的重复。有些妈妈,在童年缺少关爱,所以特别想去扮演一个完美的妈妈,照顾到自己的孩子,这样好像可以弥补自己内心曾经的缺失感。而这样的动机,恰恰给自己制造了一个理想妈妈的形象,并按照理想妈妈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宝宝,会有强烈的无力感。毕竟,那是她做不到的,是想象出来的。我们都知道,抑郁就是无力感、无价值感和绝望感的体会。妈妈无意识的给自己制造出了这样的体验。3.产后抑郁,意识上是在承担,其实也是逃避的方式生产,是一个生命的仪式,是个过程。它让女性成为妈妈,同样也就赋予了妈妈角色的责任,义务等。而人类是有逃避责任的愿望的,在责任和成就平衡下,我们心理是平衡的。但自我感觉到责任大于成就体验时,自然有想逃避的愿望。而产后抑郁,意识上是在承担,其实也是逃避的方式。就好像说:我不是不想去做,只是我生病了,我做不到。4.家人照顾多一些,抑郁者可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同样,假如一个人处在产后抑郁的情景下,家人对其的照顾会多一些,可以让抑郁者获得更多的照顾,这也是获益的方式之一。当然,这一切都是无意识发生的,并不是抑郁者主观上的。温馨提醒:
宝宝的安全感,是父母给予的而原始安全,绝对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精神病的母亲,会有一个精神病的孩子,除了遗传的因素,与没有能力照顾自己的孩子有关系。一个没有能力照顾宝宝的妈妈,直接打破了孩子原始的安全体验,而原始安全缺失的孩子,成为精神病人的可能性极大。宝宝的安全来自妈妈,妈妈的安全感很大程度来自自己和家庭的支持。因此,全家人相互理解,相互扶持,就带给宝宝安全的爱。
品牌介绍:
阳光沐场婴幼儿游泳馆成立于年,是一家集0-3岁宝宝游泳训练、穴位按摩、洗浴服务等为一体的婴幼儿专业护理会所。
优质的品质不仅是在环境、设备、技术上的体现,更关键的是内心的信念与坚持,因此,阳光沐场郑重承诺:
l舒适、安全是所有之前提
l不做打折的服务
l宝宝的健康永远大于利益
l服务者的身份,妈妈的心
希望在您的见证下,我们同宝宝们一起健康成长!
预约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