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常会遇到伴有躯体不适及躯体疾病的精神障碍患者,准确的鉴别是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还是功能性精神障碍是对我们的一大考验。
作者:平亮亮
来源:医学界精神病学频道
临床工作中,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医院较为常见,我们经常会遇到伴有躯体不适以及躯体疾病的精神障碍患者,准确的鉴别是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还是功能性精神障碍是对我们的一大考验。例如患有慢性胃炎、冠心病或者高血压的精神障碍患者能否诊断为是由对应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解答究竟什么才是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吧~
首先,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是这么定义的:在内分泌、营养、代谢、血液等系统疾病过程中,由于影响了脑功能而出现的各种精神障碍。本障碍是在躯体疾病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可把精神障碍视为躯体疾病全部症状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此可见,能否诊断为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关键在于该躯体疾病是否影响了脑功能,而且躯体疾病与精神障碍的出现在时间上具有相关关系。值得指出的是,躯体疾病并不是本病的唯一原因,精神症状的出现与躯体疾病的严重度并不总成正比。
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取决于哪些因素呢?
那么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出现的精神症状取决于哪些因素呢?研究表明不取决于原发躯体疾病的种类,而与以下因素可能相关:
1、身心障碍,是指对躯体疾病产生的心理反应,如患有某种躯体疾病后的焦虑、抑郁、易激惹、多疑、孤独感等。
2、精神障碍是由躯体疾病产生的生物因素直接造成,如能量供应不足(脑供血不足、脑缺氧等)、毒素作用、水、电解质紊乱、应激反应、神经递质改变等。临床大部分病例中,往往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难以区分。
临床常见的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种类及其相应的临床表现:
一、内脏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是指由重要内脏器官(如心、肝、脾、肾等)严重疾病继发了脑功能紊乱而发生的精神障碍。各类心脏病都可能因循环障碍而造成脑部缺血、缺氧及水肿等病理过程,致使大脑功能紊乱而出现各种精神障碍。常见的有: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所致的精神障碍,临床表现:(1)、精神症状a.焦虑、抑郁状态:以焦虑常见,患者易激动、紧张、恐惧等,常伴有抑郁情绪。大多发生在病程较长、个性悲观的病人中。b.妄想状态:在血液循环障碍严重时,可出现命令性、评论性幻听级被害妄想等。c.意识障碍:有失神、晕厥发作等,常见于心绞痛、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时。
2、肺性脑病所致的精神障碍,是指由慢性肺部疾病引起的重度肺功能不全或呼吸衰竭是的一种神经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1、精神障碍a.意识障碍最多见,在90%以上,b.躁狂状态,表现欣快、话多,常伴轻度意识障碍。c.焦虑抑郁状态,类同焦虑症、抑郁症。d.幻觉妄想状态,可出现短暂、片段幻视、幻听和被害妄想等。
3、肝脏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是指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综合征,临床以意识障碍和昏迷为主要表现。是多种肝脏疾病晚期的严重并发症和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急性肝性脑病多见于重症肝炎如爆发性肝炎和亚急性肝坏死,以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可呈嗜睡、昏睡、谵妄或兴奋躁动、错乱乃至昏迷。疾病初期可有迟钝、少动或多言、喊叫等轻躁狂表现。慢性肝性脑病: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可出现持续性精神障碍,表现为人格和智力的改变,性格变得急躁、冷漠和乖戾,伴有记忆减退。理解、判断和计算障碍,偶见幻觉妄想状态。病程可长达数月至数年,意识障碍也是慢性肝性脑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多为嗜睡、昏睡、错乱状态或昏迷。
4、肾性脑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慢性肾功能衰竭导致的精神和神经障碍。其精神障碍以意识障碍和抑郁最为多见。临床表现:1、精神障碍a.抑郁焦虑状态: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幻觉、妄想或躁狂样表现,有的可出现木僵状态。b.意识障碍:当肾功能衰竭严重时可出现由轻及重的意识障碍。c.痴呆状态:慢性肾功能衰竭时患者可出现记忆减退、智力障碍。在确诊肾功能衰竭的基础上。如发现疲倦、无力、寡言、少动、反应迟钝等精神活动减退,应考虑肾功能衰竭的早期精神症状。如出现嗜睡、昏睡、谵妄或欣快、抑郁等,在排除其他原因后,可考虑肾性脑病。
二、糖尿病所致精神障碍:糖尿病是一组以血糖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其主要发病机制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及(或)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引起的糖、蛋白质、脂肪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而糖尿病引起的酮症酸中毒及合并的动脉硬化、全身器官微血管改变等因素可能与精神障碍的发生有关。临床表现:a.常会出现疲倦、无力、失眠、烦闷、疑病、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b.抑郁状态:情绪低落、悲观、消极等,同时常伴有明显焦虑。c.焦虑状态: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情绪也很突出,患者焦虑、紧张,伴有心悸、多汗、坐立不安等,焦虑情绪会影响血糖的恢复,但与血糖的高低并不成正比。焦虑和抑郁两者常相互混杂出现。d.偶有幻觉产生。e.意识障碍。
三、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的精神障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体免疫性疾病,是结缔组织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临床以颜面、皮肤红斑,同时累及多个脏器结缔组织病变为特征。精神障碍是其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临床表现:a.疾病早期或恢复期常出现头痛、失眠、无力、记忆减退、焦虑、情绪不稳、强迫观念等症状。b.慢性迁延病例可出现类精神分裂症症状:幻觉或妄想状态,以幻听多见,妄想大多为被害、关系、嫉妒、夸大、被控制感、被洞悉感等。也可出现兴奋、话多、思维散漫、冲动、行为紊乱等症状。c.抑郁状态:话语减少、情绪低落等症状。d.严重病例,急性期可出现各类定向力障碍、意识障碍等;后期可出现慢性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记忆力减退、人格改变、智力缺损等。
四、癌症所致的精神障碍:癌症病人在发病前后所致的精神障碍并不少见。常表现为a.应激反应,大致有五个阶段,首先是震惊、怀疑和否认、以后出现的抱怨和悔恨、接着是无奈的接受并希望尽快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担心和抑郁情绪最常见。b.情绪反应:癌症病人得知病情后大多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包括焦虑、悔恨、愤怒、抑郁、失望或绝望等。c、抑郁和焦虑:癌症病人焦虑和抑郁常同时存在,有时抑郁症状常被焦虑症状掩盖,此类患者自杀的风险更大。
除上诉谈及的几种之外,还有很多可以引起精神障碍的躯体疾病,在此小编就不一一为大家列举,但需要强调的是,能否诊断为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最关键的还是要看该疾病目前是否影响到了脑功能。
针对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我们该如何处理及进行相关的治疗呢?
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几条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原发躯体疾病。
2、对症治疗,精神药物的选择与功能性精神疾病不同,a.剂量要小;b.充分考虑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选用同类药品中副作用较少者;c.待精神症状缓解后即应停药。
3、支持疗法,包括能量供给,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维生素的补充。
4、心理及社会支持治疗。
5、加强护理,环境和心理护理有助于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对抑郁患者应警惕其自杀企图。
经过上诉对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简单描述,希望能为大家的临床工作带来些许帮助,小编在此抛砖引玉,望大家能够分享更多为临床工作提供便利的知识。
(本文为医学界精神病学频道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liudi
yxj.org.cn来稿邮件主题为:医院+科室+姓名稿费:-0元
小编
上海市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北京的白癜风哪个比较好